返回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正的英雄(2 / 3)  宋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非为了传令?李宣抚真要在关中决战?心中虽惊,脸上却不『露』分毫,徐卫仍旧笑意『吟』『吟』道:“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若注定如此,也无可奈何。今朝有酒今朝醉!”

    马扩明显不相信他这话,歪着头,斜着眼盯他半晌,怪笑道:“当真?你紫金虎虽以忠义著称,但马某却不信你会如此消极。”

    徐卫舟笑道:“要不然还能怎样?”

    “换作我是你,便给留守定戎的将佐发去密令,让他们立即向耀州转移。渭河北岸的金军一见此情形,必报粘罕,他若知晓你退守”必全力奔赴关中。到那时,宣抚司根本来不及集结部队,除了退守秦陇,别无他法。”马扩认真道。

    徐卫脸上虽还在笑,但放在桌下的两只手已经紧紧攥成了拳头!此时他心里的震惊,无法用言语形容!他不知道马扩是随口说说而已,还是听到什么风声!不,应该不会!李贯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做事向来谨慎小心,从来不曾出过半点差池!难道马扩是在诈我?

    “哈哈!”借大笑来掩饰自己的情绪,徐卫道“子充兄这计策当真妙极。往耀州集结,可以推说是为了拱卫长安,谁也奈何我不得。一石二鸟,一箭双雕,妙!妙!除了子充兄,谁还能想出如此妙计?”

    马扩不过是开他玩笑,两人说笑一阵后。便把话转到正题上来。

    “别,喝得太急,别醉了,先说正事吧。”马扩挡回了徐卫的酒。沉默了一阵,似乎在考虑怎么说。

    “此次前来你军中,是奉了李宣抚密令这开头一句就让徐卫一颗心吊了起来。“这第一,命你即亥抽调部队前往长安。”

    徐卫眉头一皱:“去长烈作甚?,小

    马扩将身子探了出来,低声道:“长安城里,屯积的钱粮器械颇多。这陕西诸路帅臣里,李宣抚除了你还能靠谁?自然交给你去办。”

    徐卫意外不亚于方才,失声问道:“怎么?宣抚相公决定退守秦陇?”

    马扩点了点头,继续道:“待物资运到秦州后,徐原还师泾原,你就调集定戎之兵会师,与宣抚、提刑、转运、制置诸司一同前往秦州。一阵欣喜之后,徐卫突然感觉有些郁闷,低着头不说话,只顾着抿酒。一阵之后,他问道:“宣相这以做,想必知道后果。”

    马扩闻言一怔,随即仰首向上,长叹道:“不错,我素来极少服人。但此番也不得不佩服李宣抚。”

    李纲这么做,等于是拼着头顶上那乌纱帽不要,冒着被朝廷革职,被世人非议的风险,给他们这些武臣创造条件,保存实力。徐卫从作官开始,可能因为自己是武职,再加上从前受历史知识影响的缘故,对文官普遍没有好印象。那帮撮鸟,只会夸夸其谈,寻章摘句。狗屁都不懂。还喜欢干涉军事,瞎参谋『乱』指挥,而且没一个有种的,打起来比谁都跑得快!跑不掉就投降!没气节。没人格,高世由,刘豫等辈就是

    !

    可随着认识的人多了,他渐渐发现,世事无绝对,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不乏优秀杰出的文臣。在朝中多次帮助过他的许翰是文臣,从磁州起兵的宗泽是文臣,跟他私交不错的折彦质也是文臣”[]宋阀341

    李纲是真正意义上的忠直之士。是真正贯彻士大夫精神的读书人。尽管在后世看来,他也有局限『性』,但对待历史最忌讳用今人之眼光看前人之事迹。好比后世有些人说,古代那些所谓的“民族英雄。都是抗拒民族融合,称不得英雄。说这话的人,才该穿越到当时的历史时期去,让民族先烈们不要保护他。看他还想不想“民族融合

    徐卫自问做不到李纲那样大公无私。所以他只能表示自己的敬意。

    两人很长一段时间都陷入沉默。当然心里想的可能并不一样。良久,马扩端起碗道:“来,喝汛世事难料,今日一别后,想再坐在一处饮酒作乐,也不知是何年何月。”

    徐卫心有感触,不复先前健谈。唯笑而已。马扩似乎没有发现,喝完之后自顾言道:“粘罕亲自出马,老实说,我还真没想到

    “何止子充兄?我估计谁也没有料到粘罕会亲自挂帅出征,据说他现在可是一手把持着金**政大权。”徐卫回应道。

    马扩断然摇了摇头:“那也不至于。粘罕任国相,是出自女真的传统制度。他现在最多也就是全面主持攻宋事宜,一手遮天还谈不上。不过,纵使如此也够你我头痛的小这厮『性』情暴戾,属于强硬一派不好对付。我看女真此次战略,多半就是出自他的手笔。金东路军虽然没拿下东京,却把中原地区劫掠一番,差点就追上官家。西路军虽然在定戎吃个大败仗,日08姗旬书晒讥芥伞,?一来,把翘延拿下,算是报了一箭!金局※

    徐卫见他有顾然之意,以为他是灰心了,故意问道:“那子充兄当初对我说的十六字,还有效么?”

    马扩眼中一亮,也有意问道:“哪十六字?”

    “坚守川陕,经营东南。愿战中原。力图恢复。”当初在平进城里。马扩提出的十六字抗金方针,徐卫记得清清楚楚,一字不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