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六十七章 威逼利诱(2 / 3)  宋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善想了想,硬着头皮道:“陛下,唯今恐怕只有一条路可走。”

    他是首相,大臣们都静听下文,但愿这唯一的一条路不是认输。

    “说吧。”赵桓叹道。

    “劝说折彦质。”黄潜善道。

    赵桓听了,许久无言,其他大臣心里也嘀咕,这可能么?折彦质之前极受“太子”信任,还绕过朝廷,直接对他下达北伐命令,想让他反戈一击?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赵桓无奈道。“折仲古昔日与种师道等一同勤王,朕见他正经出身,文武双全,悉心栽培拔擢,他才有了今天。”

    “陛下,臣听说,当日折仲古之所以同意北伐,是因为太子许他荆湖。”黄潜善提醒道。光是凭旧日恩情,恐怕也说不动折彦质,还得来点实际的,才有希望奏效。

    “你的意思是……”赵桓问道。

    “复他郡王之爵,封他江南荆湖宣抚处置大使。”黄潜善道。他所说的江南,包括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荆湖,则包括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如此一来,整个南方的军队,大部分都处于折彦质节制之下。

    王宗濋此时质疑道:“莫非太过?”

    赵桓沉声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还能有什么办法?罢,朕亲降御笔,只是,派谁出城跟他会面?”

    这个问题一出来,满堂大臣们都屏气凝神,生恐皇帝点到了自己的名。赵桓大怒:“祸到临头,你们的忠义何在?”

    “陛下,可否派折可求……”王次翁问道。

    当日晚间,折彦质将部队扎在杭州城北,为了壮声势,恫吓城中,他命令士卒在营里多置篝火。以至于杭州城头的守军一眼望去,只看到城外军营里灯火通明,不知来了几十万大军!

    在他的牙帐内,徐良、折彦文、折彦适都在,正商议着下一步的打算。

    “打是最简单的,不过我军并不知道城中虚实,是不是等援兵来?”折彦文道。他们出发之时,折彦质就给江西宣抚司本部下了命令,让折彦若引一万人马往杭州来。

    折彦质坐在上头,听了这话,问道:“徐参政意下如何?”

    “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打。依我看,还是投书城中,阐明我等立场,先礼,后兵。”徐六道。

    “徐参政,能不流血当然最好。但卑职认为,不太可能。”折彦适道。

    徐良摆摆手:“你们听我的便是,倘若此路不通,再作计较。”

    他虽然不是折家的人,但手里握着皇帝的黄袍御诏,上面又写得分明“听良节制,如朕亲临”,所以折家兄弟也不好逆他的意思。

    “报!宣抚相公,老经略来了!”一名军官入帐禀报道。

    听到这话,折彦质都吃了一惊,父亲大人来此作甚?难道……

    三兄弟都变了脸sè,急切地迎出去,刚出帐,就见折可求大步而来。折家三兄弟都上前行礼,折彦文抢先问道:“父亲,家里没事吧?”

    折可求摆摆手,道:“进去再说。”

    三兄弟将父亲迎入帐来,徐良上前见了礼,只听折可求道:“城中虽然变了天,但对于我等致仕老臣还没怎么样。只是今日,你兄弟几个领兵前来,太上皇命内侍持诏至府中,让为父出城来劝。”这位一开头,就把底抖了个干净,不难看出他的立场。

    “说了什么?”折彦质问道。

    折可求并不答,自怀里取出赵桓的亲笔诏,递到儿子面前。折彦质接过一看,太上皇在诏书中满怀深情地回忆了他在位时,对自己的种种培养和提携。接着,仍称坚他顺应天意民心,重登大位。最后,才来了点实际的,复自己汾阳郡王之爵,并委任为江西、江东、湖北、湖南四路宣抚处置使。

    折彦质看罢,将诏书攥在手里,若有所思。折可求见状,似乎要说什么,但可能顾及到徐良在场,yù言又止。徐六当然看得出来,但他却非常不识趣的不走。

    气氛有些怪异,折彦文折彦适两兄弟虽然极想知道诏书里写的是什么,但又不方便去问。折彦质思索入神,一言不发。折可求则顾及到有“外人”在,也不好多说。

    提心吊胆的反而是徐良,折仲古将诏书看完,就紧紧攥在手里,这个动作让他很是担心。他几乎可以猜到太上皇在诏书里说了什么,无非就是替自己辩护,再则就是给折家点甜头,舍此之外,还能有什么?

    折彦质他不会动心了吧?

    好大一阵之后,只听折彦质问道:“父亲,城中局势如何?”

    提起这个,折可求直摇头:“luàn!自当日事发之后,各处城门都被,严禁出入。直到数日以前才开放,城中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朝廷里呢?”折彦质又问。

    “更luàn!”折可求叹道。“大半朝臣不满太上皇复辟,举朝求去,如今仍旧在僵持。据说,各司各衙几乎都成了摆设。”

    徐良忍不住问道:“折公,可有官家消息?”

    “这就不得而知了。”折可求摇摇头。“不过,首相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