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3章 各地方局协手合作(2 / 2)  红楼低调人生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原始状态。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造船业、钢铁行业、冶金业、造纸业、水泥制造业、玻璃制造等等都逐渐走上了正轨。九十万人口,相对于台湾岛的地盘来说,还是太少了。

    台湾岛高层也只能把有限的人口,先紧着工业的发展。这也是李淼要求的。工业才是台湾发展的主要方向。

    至于大量的耕地,只能挑土地肥沃。灌溉方便的优先耕种。

    当台湾岛高层接到李淼的顺风家法令,要求台湾岛在八月份后,陆续接收一百余万河南灾民的安置。台湾岛当局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终于不用再为人口发愁了。就是未来台湾岛,工业发展的人口也是绰绰有余了。

    大量的农田也可以开发利用。再说台湾岛的粮食本就不缺。

    忧的是这么多移民需要安置,工作量注定不小。而且李淼还要求,尽量采用水泥,砖石加盖永久性住房。统一规划好居民的住宅区。

    原先台湾的建筑都是以土木为主。这样的房屋,既大量浪费木料,而且安全性也不高。特别是怕火。每年死于火灾的原住民不在少数。

    好在台湾岛的泥瓦工匠人数,本就不少。水泥产量也相当不低。制作砖瓦的窑厂也有了不少。本来就在大量改建房屋。

    但现在一下子,要新建如此多的,永久性砖瓦水泥结构的房屋,工作量可想而知。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显然没有几年的时间,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好在台湾岛的冬天,气温还不是太低。原先需要改造的房屋,也可以先搁置下来。全力以赴,建造新房。为即将到来的新移民做准备。

    等到新移民的加入,相信房屋建造的速度会变得更快。

    不过台湾岛的高层信心更足了,人多力量大嘛。未来台湾台拥有如此多的人口,未来必将成为李淼势力的中坚力量。

    只要度过眼前的难关,台湾岛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台湾岛的民众更是干劲十足。多劳多得嘛!今年甚至今后几年,他们的收入绝对不会低,生活只会越来越好。台湾民众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所以当朝廷以为,赈灾大功即将告成之时。其实救灾真正最具挑战的,迁移、安置工作才刚刚开始。

    李淼的各地方局都在为灾民的到来,积极准备着。

    这次李淼初步打算,往北方边境地区移民七十万。

    分别是大同至张家口沿线,移民二十万。原先这里几乎是一片空白。原先这里人口,几乎被草原鞑子杀光掳尽。

    这二十万移民,迁移的陆路距离最长。难度也最大,耗费也最多。加上北方局原先在这里,几乎是势力空白区。

    这次北方局正好利用这次机会,填补最后的空白。

    张家口至承德沿线,同样移民二十万。这里也是北方局实力最强大的地区。安置灾民还是很轻松的。

    但灾民的迁移路线也不短。难度关键在于,灾民的迁移过程中的各种保障。

    承德至葫芦道沿线,预计移民三十万灾民。这里原先李淼也有不少的田庄。这几年,李淼又偷偷地购置了不少的田庄。

    只有李淼知道,这里以后将会成为,狙击女真人的第二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李淼今后几年,会把这条防线,打造得如同铁桶一般。当然其它几条防线也不会松懈。

    李淼预计承德至葫芦道沿线,未来可能会成为他与女真人的主战场。

    当然李淼现在还不会修建陵堡,提前暴露对李淼来说,方方面面都是得不偿失。李淼会在关键时刻,给女真人一个大惊喜。

    说不定到那时,李淼已经具备了与女真人正面一战的实力。又或者对女真人形成了彻底碾压。不过李淼还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以防不测!

    所以这次李淼,直接向葫芦岛至承德沿线,移民三十万灾民。这里移民的线路最短,按理说难度也是最小。

    其实不然,如何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移民,难度一点不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