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一章 CD-ROM(1 / 3)  重生东京黄金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白川枫来富士通是看自家芯片,在电脑上的表现如何。

    不过在了解了一遍当前年代电脑的相关配置后,他却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无论是汉字ROM卡,还是软盘等配置,全部是属于外接设备,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外设。

    为什么在未来这些外设全部被集成于电脑主机内,此时却被分开作为配件单独售卖?

    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售价太高了。

    汉字ROM卡在以后一款输入法就可以搞定,但现在却只能通过把它做成硬件设备,来实现这一功能。

    而一张汉字ROM卡的售价高达3万日元,比电脑的核心配件芯片还贵,占电脑总售价的四分之一左右。

    就这HAL研究所的价格还算便宜的,据白川枫所知NEC那里准备开发类似的硬件,售价很可能超过4万日元。

    如果把汉字ROM卡集成到电脑主机内,其售价将凭空提升20%~30%。

    可想而知,本就高昂的电脑售价,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而软盘那就更了不得了,一个软驱加一张软盘,价格是18万日元左右,比电脑还贵!

    如果作为主机的标配件而提供,这意味着整套设备的价格要飙升至30多万日元。

    这价格别说普通用户了,就连白川枫都觉得不可思议。

    所以无论是汉字ROM卡还是软驱这些,只能作为外设选配件而存在。

    但由此也可以发现,如今的电脑硬件严重拖累了计算机发展的速度。

    一张几百KB的软盘价格都快赶上电脑了,简直难以想象。

    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作为互联网诞生的基本组成单位。

    数据及信息的交流、传递、共享,才是它应该承担的职责。

    也只有这样计算机技术才会不断进步,更便捷人们的生活。

    在这其中软盘这样的数据存储设备,就分担了一部分信息交流的责任。

    但是其高昂的售价,很显然会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别说信息传递推动技术进步了,现在的软盘就是奢饰品,有几个人普通人会买。

    嗯,为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白川枫觉得有必要搞一搞便携式存储设备的开发。

    唉,说到底,还是价格、市场太香了啊。

    一台软驱几百美元,这就是明着抢钱!

    白川枫表示这种不要脸的行当,他一定要亲自下场好好批判一番。

    资本主义,果然大大滴的坏,每一个毛孔都在流着鲜血。

    咳~但这鲜血也散发着金钱的味道。

    那么白川枫这里有什么技术和存储相关呢?

    答案是CD,或者再换个说法,光盘!

    在世人的印象中,CD一直是音乐的代名词。

    听到它第一联想到的,要么是存储音乐的CD盘,要么是播放音乐的CD机。

    但CD其实是一种存储格式,音乐只是它所存储的内容之一。

    除了音乐格式CD-DA,还有CD-R、CD-I、CD-ROM等一系列的延伸格式。

    当然现在这些延伸格式还未面世,因为索尼把重心都放到了音乐CD格式上。

    毕竟这是大贺典雄开发CD技术的最初目的之一,也因此在索尼不遗余力的推动下,CD和音乐几乎捆绑在了一起。

    世人之所以对CD有这样的标签化印象,索尼的推广是最主要的原因。

    但白川枫却没有忽略CD在其他的领域的应用,比如在千禧年之后依旧存在的光盘。

    这也是他在看到软驱之后,想到的和存储相关的另一种媒介,CD-ROM。

    这种格式SIC已经潜心研究了近两年,如今更是接近尾声,曙光在望。

    当初白川枫之所以决定开发这种CD格式,就是看到了它作为另外一种存储格式的潜力。

    于是索尼继续闷头在音乐CD上下功夫,但白川电器这里除了音乐,对CD在其他领域的延伸探索也没有停下。

    如今对比软盘之后,白川枫突然发现,光盘或许也大有可为。

    为什么?按照如今的规格,一张光盘的容量大概在700MB左右。

    是700MB,不是700KB,这相对于软盘的容量来说绝对是降维打击。

    更关键的是光盘的制造成本绝对比软盘便宜,因为它的主要基材是塑料,只有表面镀层会用到一些稀有材料。

    但是薄薄的镀层所用的材料有限,所以在成本上天然就比软盘要低廉的多。

    不过CD-ROM光盘也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它只能读取信息,不能擦写或者修改信息。

    而软盘既可以读取,又可以写入信息,这是它的优势之一。

    尽管如此,白川枫依旧觉得CD-ROM大有可为。

    只作为存储媒介来说,CD-ROM的应用前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