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小元霸 第十三章 季叔拜县尊(2 / 3)  布衣首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也是举人。

    贵府兄友弟恭,可喜可贺,然则这又有什么毛病呢?”

    “这……,”李严心说:敢情我白讲了?哦,老东西非要我自己揭开这层不可!

    只好回答:“大人呐,兄友弟恭这是圣人教诲,原有之义。

    但是……,大兄他把持家产多年,即便我兄弟二人成婚后也未主动提及划分家产之事,而我二人因大兄养育之恩,亦不好开口,故而拖延至今。

    但现在孩子们也大了,再拖下去不是个办法。一大家子男男女女住在一起也越来越不方便,才起了是否该划分清楚,然后三家各过的心思。”

    “唔!了解!”范县令点头:“这是你三房的意思,还是三家都有这个想法呢?”

    “拙荆与二房商量,那边也正有此意,只是大兄在南昌未归,所以长房那边还未去说。”

    “既如此,等燕若(李肃的字)回来,你们三家一起商议不就好了,何必再来寻我?”范县令拍开两手,似笑非笑。

    李严尴尬地咳了声,低眉顺眼回答:“大人说的是,本该我们自家的事自家讲清楚便罢。

    不过……这事既涉及律条,又包含人情义理,该先顾哪头,学生实在愚钝,故而求教。”

    他绕着弯子说半天,总算来到核心了。

    范县令呵呵一笑:“选之的意思,长兄养育乃恩情,分家而居却合乎法理,孰重孰轻你现在难分首尾,可是这话?”

    “正是、正是!”

    “那我来问你,何为法、何为情?”

    “这……,法者天理之道显也,天子奉天理而行世间国法,以秩序江山社稷。

    情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礼记·礼运)。所谓‘发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慎子)。故国法上顺天理,下及人情。”

    “着!”范县令点头:“既如此说,国法高于人情,两者冲突之时,自当以国法为先。选之可同意否?”

    李严想想,却不知这话和自家有什么关系,同意说:“自是如此!”

    “好!”范县令起身走到月光下,背着手缓缓道:“我朝行两税之法,即按户收丁税,按田亩收地税,又以不同户等摊派赋役。

    你兄长虽然把持家财,但贵府二房、三房却因此从未如数缴纳赋税。这个你先心里有数,然后咱们再说其它。”

    “范大人的意思是……?”李严忽然明白了,范县令的意思是自己要分家,就得揭开这么多年李家瞒报户等、丁口的情形,并补缴积欠的赋税。

    这个老滑头!他暗骂一句。不过心里迅速地做个算计,还是带着笑说:“学生以为遵纪守法乃是良民天职。

    如果大人能够居中调停,令吾等妥善划分而又不失体面,这些积欠的正税我们是愿意补上的。”

    正税也就是朝廷规定要缴纳的正役捐代(前所说雇人代行差役)和税粮,不过李严耍个滑头,没提是否要补齐县里摊派的杂泛差役捐代,这个数目两家即便分摊也还是会令人肉疼的!

    “大人仁厚爱民,万望相助,学生粉身碎骨,无以为报!”

    李严说着,为范县令斟满茶杯,然后悄悄从袖中摸出张折好的银票垫在杯底。

    捋须望月的县尊用余光看到这一举动,嘴角微微上扬,点头道:“这个好说、好说。

    尊府诗书世家,燕若又曾侍奉今上,我相信定能知错就改的。

    大道奉行,这点小小不然的失误算不得什么。孰能无过?”说完两人相对而笑。

    “不过,假使分家,又该如何析产呢?贤弟可有腹案了?”范县令回到椅子上坐下。

    “这个……,”李严心思一转,问:“难道不该是各房均分吗?”

    “诶,如此则差矣!”

    范县令摇着头说:“你大兄虽然把持家产,有过违法隐瞒举止,但他存心忠厚,抚养你兄弟出人头地、成婚嫁娶,而今你家中也是有秀才和举人,这一切难道不该感念他的恩德么?

    若是硬行均分,恐怕你族中有人以为不平,倒让事情不好看了。你说是这个道理不?”

    “呃,”李严皱皱眉,但也知道范县令说的实话,只是比较委婉,没有说李肃可能会直接与他冲突。

    二房女流,大哥还会投鼠忌器,最可能是直接将怒火撒在自己头上。

    李严心中暗惊,小心看看范县令,问:“县尊大人有何妙计?”

    “妙计谈不上。”范县令摆摆手:“你虽占理,但事情不可以这样做,做了别人闲话会说你三老爷恩将仇报的。

    话到这里,具体怎样做还要你回去同二房仔细商议,总之要燕若那边可以接受,族里又无话可说才好。

    比如承诺析产之后你们两房另置居所,将祖宅交予长房经管等等。

    似这样的条件,我估计燕若应该可以接受。当然,必要时我会居中协调的。”

    他当然乐意协调,以便吃完二、三房回头再吃长房,反正他不会亏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