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小元霸 第十五章 三阄保同产(2 / 3)  布衣首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博的人。

    他忙深深施礼:“谢大人赐字!”范县令大笑。

    这个插曲过去,几位长辈已经交换了意见,竟是基本认同李著的。

    不动产好说,大家拈阄便是,但浮财却如何是好,几人争论了会儿,还是莫衷一是。

    这时李著见屋里静下来,开口说:“列位长辈,小辈有一建议,不知可言否?”

    “新举人讲话岂有不听之理?”李同禄笑着点头:“大郎且说来听听。”

    “是。小辈以为,今之析产,重点有二:即大伯父所讲‘析产不分产’,以及所析者祖父遗留之产。”

    李著这话一出,立即成了屋内众人目光的中心。

    他踌躇下继续道:“既然如此,祖父去世前置办产业,家中有账簿,县衙有底契可做凭证。

    多出来的应该只要哪房出示祖父过世后的文契,或县衙中有底契可查,那就可以算哪房的产业,不在析分之列。

    如此,先核实祖父去世时所遗产业数量,然后再三家拈阄均分。

    这样不仅田土、店铺,而且房屋、牲畜、奴婢等只要有契约的都可照此办理。

    其余实在既无前契可查,又无哪家出示新契认领的,列入别单,在祖父遗产处分之后,同理拈阄处置。

    至于家具、被褥、什用器皿、首饰等,现在哪屋中使用、存放,便归哪屋不再析分。

    共用之物如车马等可拈阄算分,未得之家可获得同价浮财做为补偿。

    在账金银钱帛及年内应收账款等浮财,在扣除补偿之后,所余亦三分……。这样的分法各位可有异议?”

    他说完,目光扫过族长和老学究,又依次看过大伯父、二婶母和父亲,见大家都没什么话说,便向上首的范县令施了一礼。

    李五七还是没听清楚,嘴上却仍道:“说的是、说的是。”

    范县令没理他,笑道:“果然是新举人厉害,丝丝入扣,很好!”

    “析产可以这样办理,那么……,所说的‘不分产’又怎么讲哩?”李同禄问。

    “不知是否可以请大伯父继续掌理?”李著问。李严吃惊地转过头去,却见长子对他微微点头,遂又若无其事没有说话。

    “别、别,我都管了这么多年,也该休息、休息。”李肃忙摆手,又转向范县令:“再说,万一哪天朝廷下旨起复,在下……。”

    “一事不烦二主。”范县令微笑道:“我看暂时由燕若你掌管就挺好。这样吧,若果真朝廷征辟,那时你再交割给选之不迟,如何?”

    “这……,也好。”李肃勉为其难地点点头。

    这时李严忽然觉得范县令在给自己眼色,怔了下恍然大悟。忙说:“哦,三房已经想好,准备在本县另购院落居住。

    大兄这多年辛劳,我看祖屋不必再分,全部留给长房就是。”

    李肃表示吃惊,赶紧起身表示要给与补偿,李严坚辞不受。这下轮到毫不知情的李著吃惊了。

    但他注意到父亲和范县令之间的目光往来,想了想,便默默站在那里未发一言。

    “母亲,我们是不是也该搬出去?”李硕回头轻声和高氏商议。

    “傻孩子,咱们跟这个风作甚?”高氏很不高兴,既觉得李硕太实诚没有心机,也因为李严这么一搞弄得她很被动。

    好人你们都做了,叫我们上不上、下不下!她生气地咬得嘴唇发白,但这个场合既不适合她出面说话,同时她也不知道该怎么阻止或者反驳。

    高氏见儿子面露为难,使劲绞了半天帕子,只好长叹一声,凑近儿子耳边轻声说:

    “可,要搬出去住咱们得买房呵,咱家那么多人,若再加上那院的,岂不是要近百两银子?

    唉!罢、罢,人在屋檐下,住着也不舒服。搬就搬!不过,须得和你伯父讲,让他缓缓咱们不好催得太急。

    找个新宅子总得花时间,说不得还要修缮、粉饰,那都要辰光的!”

    男人们议事照例不该有妇人在场,但因五郎年纪尚小,所以特许了高氏进来。

    她本来担心儿子老实受欺,不过听了半天觉得这个法子还能接受,便未言语。等大郎说完,她开始琢磨过味儿来。

    见李肃摆摆手表示三个月内搬出即可后,大着胆子嚅嗫说:

    “还有掌家这事……。奴听了半天,大伯回去做官后是要交给三叔的,那……二房难道就无权过问了吗?”

    “你这妇人,怎能如此说话!”李同禄涨红脸用拐杖咚咚杵地,不高兴地喝道。

    “说的是、说的是!”李五七也凑热闹。

    “没关系、没关系,七爷爷不必与她着急。”李肃忙开解,然后对高氏道:

    “这样吧,还是定个规矩轮流来管,每家三年。

    头三年我先掌着,五郎尚小,三年后或者朝廷起复我的话,就交给三弟,再三年交给五郎。

    假使五郎高中出去做官,弟妹不便出头,那么可以请个掌柜把持便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