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小元霸 第四十七章 陋室谈功德(2 / 3)  布衣首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唐密呐,总想着搞得气派恢弘,似乎不如此则难以示界外诸天之自由、佛法之尊崇、金刚之威严。

    岂不知释祖修行时,唯一蒲团而已,哪得片瓦遮身?是汝等入世久了,以为修行必得住精舍、披袈裟,其实缪矣!”

    一席话说得和尚目瞪口呆,半晌才问:“公子如何知道敝寺是唐密传承?”

    李丹似笑非笑地瞅他一眼:“那大黑天张手瞪眼地立在那里,我如何能看不出?”见通治脸红了,哈哈笑道:

    “汝先师找的好地方,别人灭佛也灭不到这里。师父若要将寺院建得金碧辉煌,反倒违了他的初衷!”

    那通治听了满面羞惭,躬身一礼:“大人一席话点醒梦中人。

    不瞒阁下,我寺历代主持皆不解先师在此驻步的道理,不想被大人看破,真叫小僧无地自容!既如此,大殿果然是不修也罢!”

    “诶——,我让你莫修得金碧辉煌,可没叫你不修呵!”李丹挥挥手说:

    “不过大师,其它事咱们可以慢慢切磋。乱匪将至,我欲请师父出面劝说村民避入寺内,我在这里列车阵环护,并有数百锐健守卫。

    此事耽误不得,还请大师出面相助!另有数十伤员需要屋舍安置,也请大师铺排。”

    “出家人慈悲为怀,这些都好说。伤者大人尽管送来,我这里有位师弟极善医术。

    至于村民,他等本就是敝寺的佃户,我派人去收拢便是。”

    “如此,多谢大师了!”

    通治连说“不敢当”,转身进去叫出两个面带菜色的和尚来与他们吩咐。

    李丹注意到了,边往外走边吩咐毛仔弟给寺里取三十斤米面、五斤豆子来接济下。

    迈出寺墙就看见宋小牛大步走来,忙走到一旁招他过去,问:“都安排好了么,可是有其它事?”

    “三郎,镇抚都安排好了。舅舅叫我来告诉你,派出去的哨探并未发现乱匪。”

    “没发现?”李丹纳闷,搔首道:“不可能呀,盛把总说是俘虏招供的,他不可能听错。难道听说前锋全灭他们就怕了,转身逃了?”

    “嘿,那敢情好,这仗不用打啦!”

    宋小牛伸手在毛仔弟的斗笠沿上拍了下,然后轻声说:“我舅说了,没确定敌踪之前不可懈怠,谁知道他们藏着什么坏呢!”

    “这话说得有理。”李丹想想问:“盛大人临走说那俘虏的贼头儿他还留着,人呢?”

    “在下面,舅舅的人看着,没顾上管他。”

    “拎过来我再审审。”李丹回头看了眼天王殿:“就在这里,要快些!”

    小牛跑开去提俘虏。李丹看看眼前隆隆驶过的马车和赶车人,挥手叫过赵敬子来:

    “你上西山,找个高处把这周围方圆的图画一下,我开会议布防时要用!”又看了看民夫们推到、拓宽的围墙,叫过一名传令:

    “请左营做个木栅,这样敞着不行啊,另外做些拒马,给下面牌坊口、山门都送去些,要快!”

    灵岩寺西南隔着两座山梁有个叫观塘的地方,是个二十来户的小村子。

    村里唯一的富户全家现在都在塘边的泥里躺着,活着的村民不是在做饭、送饭,就是干些浆洗的活儿。

    几个壮劳力从富户家往外搬东西,门口那辆骡车已经被箱笼、锦被堆满,有人就转身往小驴儿拉的轿厢车里放。

    拄矛枪、头上裹块红布的兵士在车后叉着腰,不错眼珠地盯着。

    在离他十来步远处红土墙边,两个人正小声交谈。

    浓眉毛、八字胡,一条革带上后面挂着双插(弓袋和箭袋的统称),腰里别把鱼皮鞘燕翎刀的家伙,正向对面黝黑、短须的汉子说:

    “将军,那伙人躲到寺里去分明就是内里怯了,他知道咱们在后面又怎的?

    我看,就该趁他们心虚追上去,一股脑儿围了,先杀个片甲不留,报仇之后再带粮食走。不能等他们缓过气,再打可费力多啦!”

    “打是肯定要打的,仇也一定要报的。”对面那黑脸汉子的薄嘴唇轻轻地动着:

    “我只是觉得哪里不对。若说是官军抛下他们跑了,按理一伙子民夫早该散伙才对,没有缩进寺院的道理。

    可要说不是这情形,那会是什么?哎,这起子民夫是谁带队?很有意思!”

    “我等将军,你能不能别提那没用的!你是说,他们还有什么后手或者计谋?”

    “说不好呵!”薄嘴唇朝地上啐了口:

    “冯老三跑回来说,刚开始对方猝不及防,可马上就有人取出竹枪来抵抗,又有外面罩着百姓衣褂的官军助战稳定了局面,接着是个骑红马的青衣小将带人从侧面冲阵,逼他们后退。

    西边树林里出来接应的人也都是青衣,看来和这小将是一伙儿的。然后就有人喊官军来了、被包围了,导致前部溃败李有那厮被杀。

    我听来听去不像是李有伏击了运粮队,倒像人家设下个套儿把这小子装进去了。”他说完用拳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