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小元霸 第五十一章 石盆谷放水(2 / 3)  布衣首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史兄弟可知那潭有多深,要多大水才能注满?”

    “且慢,”李丹拦住周芹:“细节你慢慢与史居士切磋。史兄,小弟只想知道,若扒开河道令大水漫灌,可否能淹没整条山谷?”

    “难也!”史茂想也未想便答,接着放下手中瓦罐,蹲下来指着道:“此河年年涨水,却从未淹没下游,防御可知为什么?”

    “可是因为洪水泄往南岸各条山谷,因此下游无碍?”

    “是极,然而为何谷中未能存水,且河道也未因此发生改变呢?”

    “未能存水,可是因为水走各出口都流走了?河道未改,这个却不知缘故。”

    周芹是水上英雄最了解河流,但他都摇头的事情别人就更答不上来了。

    “周营正说的有部分正确,不过各位可能不知道这山中洞窟很多,不少洪水会涌进洞窟随地下暗河排走。

    是以如果你要淹没山谷,水量小了是绝对不行的。”

    “啊?我竟漏算了!”周芹大吃一惊。话说到这里,众人已经明白原方案行不通,必须制造场绝大的洪水才能淹没所有山谷了。

    “山那边是没谷,中间凹,周围高,恰似个盘子,它又有个俗名叫‘石盘谷’。

    这个名和我刚才的第二问有关。周营正你说不清楚河道未改原因,我告诉你。”

    史茂左右看看,跑到一边拣了两块长条形的石头来摆在河道与没谷交汇处。

    “喏,看到伐?这里的山势走向以东西向居多,是以山峡中间形成这条河。

    你看到的河堤不是寻常泥土堆积形成的堤坝,其实扒开表土三尺,下面全是岩石。这周围的山,顶上是土,下面是砂砾,最后是岩石。

    中间低、四周是石头,可不就是个石盆?

    所以河堤也是这样,它不过是比你目力看到的山脊要低矮,表面积累的泥沙中籽粒发芽长成草和灌木而已。

    这就是往年洪水溢出但河堤始终不垮的原因!”

    他抬头看眼周芹:“近两日上游确曾下雨,不足够大!就算扒开表土,石头你挖不动,缺口打开有限,泄出来的水不见得有多少。

    有的地方也许淹到大腿,稍远处说不定只能没了脚踝。”

    “完了,那还扒什么河堤?这下面若尽是石头,这……我可不知如何是好了。”周芹满脸的失望,他本来还想这回借机立个大功呢!

    “莫急,其实周头领你要想立功还是有办法的。”

    “有什么办法?”听他这么一说,周芹立即把手按在史茂肩头:“你若有好主意,成事之后我捐二十两给寺里!”

    “善哉,我既不是为杀生,也不图你的香油钱。”史茂呵呵地笑:

    “我不过是为保全古寺而已。毕竟匪人过境,敝寺说不得也要遭灾,若能退敌免祸,在下自然要出力。”

    说到这里,几个人都催他赶紧说办法。

    李丹笑眯眯地抱着肩,看他把势拿足、众人胃口被吊高,才悠悠地开口接着说:

    “水攻之法,无碍乎两者。或泄水、或聚水。既下面是石头泄不得,那自然要想办法聚了。”

    李丹马上逗了一句:“可没那功夫,乱匪说来就来,哪里等得到再来场雨?”

    “雨?非也、非也!”史茂摇头:“这几日内本地都是晴空万里,没得大雨。

    在下说的不是汇聚雨水,乃是利用这河里现有之水而为之。”

    “哦?”

    “这条河蜿蜒向南而行两里有余,到了一个叫虎岩的地方两岸地势变高,河床迅速收窄至不足一丈五尺,流速加快,冲下高一丈二尺的瀑布改向西南。”

    史茂两手比划着说完,再次拿眼看向周芹。

    “我懂了,你意思是在虎岩这里建道拦水坝,让河水涨起来。我们再在鼋头岭扒开河堤放水,水量便足以灌入山谷?”

    周芹用力拍着膝盖兴奋起来。

    “就算不能淹死人,没谷里一片泽国、池沼遍地是肯定没问题的。到时周营正只需备好若干竹筏、小船,大事谐矣!”

    史茂说完起身,向李丹合十道:“若没别的事,在下去给伤员换药了。

    哦,这里有自酿的两坛好酒,各位品尝之余,还望口下留情,对住持师父千万不要说漏。”

    四人都被他逗笑,纷纷起身拱手相送。

    “这是位可人儿,临走还留下两坛酒,有趣!”萧万河摇着头笑道,一手拿起酒坛,看上面贴了纸有行字:六年春三月杏花溪下取水。“哟,还是前年的咧。”他说。

    “按他所说虎岩那儿的瀑布倒不高。”周芹无心于此,自言自语着在地上划拉:

    “问题是要建拦水坝,鼋头岭那边什么时候放水、怎么放?

    咱们没那么多人手,建拦水坝,少说也得去个三百人吧?那可怎么顾及鼋头岭?”

    “不要紧,”李丹说:“你把朱二哥留在这边就好,从右营带两百人走,麻烦萧大哥拨一百兄弟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