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小元霸 第九十六章 银陀下吉阳(2 / 4)  布衣首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地方,墙体里预设有两人宽的通道从墙内侧通往堡内。

    底层木楼梯上去进入中层,后面有门洞可以直达墙上,方便铳手利用与墙垛射击。中层有三个外大内小的射击孔,最多可以由九名火铳手轮流射击。

    再往上的堡顶也有垛口,可供瞭望或火铳手、弓箭手使用。

    这三个堡之间射界重叠,互相支援、互为犄角,底层的外墙已经抹好水泥,坚实平整。

    在东墙的北端有个已建好的圆堡,安排了一个排的火铳手驻守。

    靠西南的那个中层仅匆忙做完了外墙,后面的墙和门洞都没有,可以看到***的木架和各层地板,它恐怕要在战斗中陆续完成了。

    周芹他们几个营正谁都没想到李丹会建这么个工程,开始以为只是一道墙而已,后来发现不是那么简单,都有些不解:有必要做这么复杂么?

    但是李丹告诉他们如果叛匪反悔或者中途截击,又或者企图夺桥,这个桥头堡是护卫周全的唯一屏障,大家这才明白了他的意图。

    不过李丹自己心里清楚,这东西不仅是屏障,而且还会是绞肉机呢!

    北墙的两个圆堡间各建个略高于堡墙的铳台放置两门将军铳,在对面即右岸的桥头两侧各留一门将军铳,准备用来保护桥头堡的两翼。

    右营作为先锋从注视着他们的上坂桥守卫团丁面前走过,进入了桥头堡,接着肆中队保护车马辎重随后。

    从这里到水寨北门,也就是「金波门」尚有两里多的路程,这段路是最后,也是最让人紧张的一段。

    此前趁着双方谈判,李丹已经派人将槠溪河左岸到水寨、王府夹城北墙的地形摸了个清楚。

    这一带是东北(凤山台)、西南(水寨)高,夹着中间这块平地,东面水塘众多不利大军展开。

    所以大家一致认为如果叛匪反悔起杀心,那么战场肯定是在凤山南麓、吴塘以南,西至桥头堡周边展开。而水寨下的几百亩树林被选中成为设伏的首选场所。

    但是李丹并不知道娄家其实没想自己出兵,反而找来了个更可怕的对手银陀。

    李丹估摸着假使娄世明反悔,或者娄自时想突袭赚个大便宜,他们最多能出动两千人兵力。

    放团练四百人守堡,千人埋伏在树林里,以对岸千五百人的官军为后援,足以击退甚至大破来犯之敌。这是他最初的设想。

    天黑下来后,运输速度明显降了下来,好在周芹已经和城上守卫官军取得联络,第一批物资已顺利进城。

    城里按约定准备了民夫和运输车辆进行转运。

    于参将和韩知府都到场,高兴地观看了粮食卸车的过程,并对周芹进行了当面勉励。

    周芹则向他们递交了盛怀恩的书信,通报并讲解了为防止叛匪做出的御敌、设伏计划。

    不过由于金波门内面积不大,街道狭窄,城里转运车辆又匮乏,所以速度跟不上,导致部分后续车马不得不退入城外的树林待命,真正进城完成卸载的只有三千多石粮食。

    李丹闻讯心里着急,可环视周围看到其他头领们焦急的样子,他反而不急了,找块平整地方搬个马扎坐下,开始在脑海中推演万一敌人杀来会是怎样的场景。

    忽然地面传来脚步声,昏暗的灯光下(灯火管制,马灯都被遮盖着,从周围只能勉强看到极少的亮光)两个人影正在走近。

    黑木从暗夜里闪出来低声询问,不一会儿带着个人来到他近前:「巡检,侦缉队派到吉阳山的哨探回来了。」

    「哦?吉阳山?」李丹感到意外,他起身迎过去,问:「可是银陀有动作么?」

    「是,回报巡检,银陀寨中不知何故喧闹沸腾,后来开了寨门,大股人马源源不断,走到山下分为两支,人少的往大源渡方向,人多的冲着咱们来了!」那人急急地回答。

    「人多?多到什么地步?」

    「如果人手一支火把计算,至少有五千人!」

    「那去大源那边多少?」

    「两千多不到三千的样子。」

    「嘶!」李丹吸口气,眯起眼,脑海里浮现两个字:「糟了!」

    在他们的印象里,银陀就像是尊沉重的佛像,一直蹲在吉阳山那边不动,谁想他会下山,这是个巨大的失算!

    这么一来,无论在上坂桥还是在大源渡,敌人兵力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前者几乎是两倍,后者则达到三倍!

    「巡检,情况有变,是不是通知运送的队伍先停下来?」

    这是赵敬子的声音,原来刚才的两个人影其中一个是他,现在他被黑木和夜色挡住了,李丹朦胧间没注意到他在场。

    「银陀到这里,大概要多长时间?」李丹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

    「十多里地又是走夜路,好几千人的大队怎么也要两个时辰。」赵敬子回答:「可惜凤山兵力太少,不然能稍微拦阻下子。」

    「指望不上他们,那点兵力能自保就很不错了。」

    李丹摇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