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小元霸 第一百零一章 虔司马坐蜡(2 / 3)  布衣首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三位公子离开的意思。」虔中头上有点冒汗:「这寨子很大,要不,请三位屈就,带着人马到莲花台小寨歇息如何?」

    莲花台是原本银陀建在附近的小寨,距离不过一里路,与大寨遥相呼应。

    「不行!怎么我们非得屈就离开呢?难道银帅当初的允诺,你们办事的随便就可以当作是放屁?」娄世凡大声道。

    「三弟,少安毋躁。」娄世明抬手拦住激动的娄世凡,然后转向虔中微笑着问:「敢问虔司马,为何要我兄弟让出大寨?」

    「实在不好意思,在下是,是考虑如果攻不下来渡口,银帅有可能得退回大寨据守休整的缘故。」虔中叉手回答。

    「你就这么相信银帅攻不下来,或者这么肯定他会退回来据守?」

    虔中一愣:「二将军此话何意?」

    娄世明回头看着他兄长:「兄长,银帅今夜要么胜,要么败。胜了不用说他肯定就径直杀奔广信城下了。关键是败了会如何?

    我分析会有这么几种结果:第一种是虔司马所说的退回本山大寨据守;第二种,得到大源的接应退往大源寨;第三种,全军溃败。

    虔司马以为,是否还有第四种可能?」

    「呃,」虔中面色红涨,让人家当面议论自己主家失利、溃败是件很不体面的事,但这个话题是他自己引起的,所以也反驳不得,只好躬身道:

    「在下倒没想到这么多,还是二将军思虑周全。虔,书生尔,于兵事上并不擅长。」

    「呵呵,子前谦虚了。我以为第二种可能性其实更大,因为如果后退进山,万一遇到官军拦阻设伏……。倒不如去大源,平地上行军危险性小得多,且又有大源守军的接应。」

    娄世明说完命人上酽茶和点心:「我等猜测也是无用,子前不如便安心在此小坐,遣人关注战局便可。若果然大军回返,再决定队伍在哪里安置。子前你看呢?」

    「如此……甚好!」

    「你们在这里等,我却要找个地方去睡会儿了。」娄世凡这几天担惊受怕,好容易回到自己人这边倦意便上来。虔司马连忙叫胡哨总带他去找个厢房休息。

    原来这里本是座庙宇,有和尚清修的。银陀军至时吓得人家都逃了,但被褥等还在。娄世凡也不管别人如何,倒下便呼呼大睡。

    娄世用因还要去茶山先告辞了,留下娄世明在前面客堂上,与

    心不在焉的虔中有一搭无一搭地聊起天来。

    他们在这里闲扯,却不料槠溪河边的情势已经急转直下。

    话说孙固点齐了大源寨中一千人马,急急忙忙赶往罗墩而来。那年头儿没有宽阔的马路、高速道,更没路灯照明,只得点着火把从稻田中穿行。

    他们又不熟悉这带的小径,故而不敢离开河岸太远,生怕迷失方向。

    所以岸边的罗墩是他们必经之路,从罗墩和东侧鱼塘及周边树林中间穿过的这条乡路也就成了必经之路。

    和后世绝大多数作者想象的不同,那个年代的人并非到了夜里就全是睁眼瞎子一抹黑。

    首先,叛匪们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和禁忌,只要是肉类或能飞、能跑、能游的东西(甚至是同类的人)在他们看来都是食物。

    故而对肉食和下水、鱼虾类、禽蛋类摄入量和摄入频率远高于常人,他们最多就是夜间看得不甚清晰,但并非完全看不到,且这样的人在叛匪队伍中占比相当高。

    换言之,越是胆大、心狠、粗鲁或凶暴的分子,实际体力、体能越是优于同时代的人。当发现这点之后,为保有自身的优势,他们会表现得更加凶狠。

    这是人身上被激发出来的动物求生、同类间优胜劣汰的本能。越是大乱的地区、动荡的年代,这种原始性越容易占据上风。

    而人类社会后天拥有的文明性则在生存需求面前轻易被这种原始性所取代,因为无论你拥有任何合理、合法、合规的理由,生存都是第一位的!

    这一千人也够倒霉,从山上下来跑到大源,还未缓过劲儿来又被拉出去夜游。这一路上都有人小声地抱怨、叽咕,孙固只当没听见。

    在他看来,这些家伙乐不乐意不重要,等敌人的刀举在头上了,他们必然知道该怎么用手里的武器反击,这就够啦!

    罗墩上五百敌人,就算是有那么点地形优势也没什么。孙固手里八成都是老兵,或者说是随着银陀起事的那批人。

    银陀就是不愿意让他们打生打死才特意派到大源寨的,未想孙固反而认为老兵的战斗力完全可以抵消夜战的不利,反而将他们带上了战场。

    这伙人就这样骂骂咧咧地走了一路,眼看前边就是月光下波光粼粼的鱼塘,借着月光也能看出罗墩高出地面的身影。忽然一声竹哨响起,接着有更多的竹哨声呼应。

    这个竹哨是当初陈三文制作的,有两个孔可以控制哨音。不同哨音代表不同意思。

    他甚至专门组织了十个人制作这竹哨,因为队伍扩大和战斗中经常丢失或损坏的缘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