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小元霸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万事开头难(2 / 4)  布衣首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犄角。营正你看,只要上渡不丢,敌人连安仁的大门都摸不到!是不是这个道理?」

    「嗯。的确!」潭中绡点头:「我记得战例研讨时分析过。朱参军你刚找到我们时也是说,上次官军就是因为丢了上渡,结果进退失据叫人家给包圆了?」

    「所以这次参谋部对上渡很重视!不但要建桥,而且还要在塔洲上建一个堡寨作为其后据,绝不给敌人钻空子的机会!」李丹说完用马鞭一指:

    「但是如果按原计划塔洲等桥建好之后再进驻队伍,上渡口已经登陆的部队和建堡的民工安全怕得不到彻底保障。老潭,我看还得辛苦你。」

    「都巡检说哪里话,请尽管吩咐!」潭中绡抱拳道:「是不是让我们现在就过江?」

    李丹想了想摇头,对朱庆说:「我原来的想法还是太乐观,到实地一看才知道想和事实是两回事。」

    他伸手从毛仔弟手中接过望远镜看对面情形,众人也学着掏出自己的望远镜看去。

    「大家注意到没有?上渡那个地方地势比想象还要平坦,建堡的位置应该就在右侧那片树林,周围一片平地再无险要可守。」李丹用手指点着:「你们感觉有什么问题?」

    「就是说,假设敌人大队在我们正忙和的时候突然来袭,上渡口的弟兄们怕是很难抵挡?」潭中绡毕竟是打过不少仗了,一句话说出了要害:

    「如果后面的浮桥又未建好,他们退都没处退,又是和官军一样的大败仗!」

    李丹跳下马走到前面一块大石头上又用望远镜沿着江朝南看,再转向石港。石港只有五十名守军已经被轻松解决。

    黄树派人回报说石港现有造船工匠和民工总计六百七十余人,有造好的大木船六十条,船工一百七十余人。还有二十条在建且完成程度不一。

    他放下手慢慢地踱步,吩咐了几条命令交给参谋去执行。

    一,第一批余干来的民工八百人已经到达黄丘,将由周芹派船送抵上渡。万四有部将负责保护工程建设的安全。

    二,任命陶绶为安仁水关分巡检,带三十条船驻安仁西水门外码头,并立即摆渡万四有部至上渡口,占领有利地形实施保护任务。

    三,命令陶绶在摆渡万四有部之后,查看上渡口浮桥损毁情况,如不严重就地取材予以修复,如严重则呈报大营调拨人力、物资。

    陶绶就跟在后面,接受了命

    令敬过军礼之后一蹦三尺,乐呵呵地朝老朋友石大军眨眨眼,上马去招呼自己部下了。

    石大军气闷地在队伍里哼哼,李丹忍着笑叫他过来:「一片石,你在后头哼哼唧唧的干什么?」

    「都巡检,他们都有活儿干,那我老石难道真蹲在江边做石头?」石大军打躬作揖:

    「先前我不该有眼无珠和大人对阵,我给你赔不是,你还是赶紧把老石当个屁放了,这不是要憋死我吗?」众人皆笑。

    李丹摇头说:「可任务都安排出去了,没别的大事需要人手呵?要不这么的,石头哥你辛苦一趟,跑远点路可不可以?」

    「可以呀!你想让咱去哪里?抚州,还是南昌?」石大军跳起来急急地问。

    「不用那么远。」李丹让毛仔弟打开地图,用手一指:

    「咱们刚才在周家族学逗留的功夫,良弼(孙梁,潭中绡的副将)已经在俘虏里查问清楚,东乡来的军粮都是经过渭洲渡送过来的,每次送十天的分量。

    后天又是该送粮的日子,我要你做两件事:

    把渭洲渡给我占了但不能叫东乡发觉太早;

    等他们运粮过来,你就夺了粮食运回璜溪交给杨乙。

    怎样,能做到否?」

    石大军咧嘴笑了:「原来是干老本行,这个容易呵,都巡检你瞧好就是!」李丹便叫参谋写了军令交给他,叫他赶紧去石港找黄树要船渡江。

    然后李丹对朱庆和潭中绡说:「今天就渡河到塔洲上扎营吧。你到塔洲以后,立好营寨,立即与陶绶、朱二爷分别联系,看看需要如何配合他们的工程。

    另外向白塔河方向派出小队斥候,看看有无敌军,敌人少则歼灭,人多则避让。前提是绝不可暴露我军已经到达并攻取了安仁的消息!

    我算来,东乡即便知道这边情况,一来二去加上出兵时间,他们气势汹汹地赶到这里,最快也得十天。

    必须在这之前将做好迎敌准备!」说完问朱庆:「水泥,冕山目前可以供应多少?」

    「我来之前已经装船的就有五千包二号水泥,另外两千包陆续可以运到。这些大部分都是给上渡建堡用的,一千包水泥和三千包石灰、一千包石膏将运往大石山堡。

    最关键,还在于水上的运力。朱二爷建东桥的三号水泥需要量原说共需四万石,现在听说半数可以产自璜溪大石堡,那就好极了,冕山压力会小很多。

    所以都巡检,不管陆地还是水上,运力很重要!否则产出东西运不到需要的位置,一切白搭!」朱庆说。

    水泥这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