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小元霸 第二百三十一章 王秀才献计(2 / 4)  布衣首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甚至南北朝时期的高句丽遗址都有这东西的图画和实物出土,所以中国应该很早就有。

    另一种则认为蛮夷有不能说明中国有,马蹄铁是前朝才进入中原的。那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这个相当于明中前期的时代,在江西这地方还有不使用马蹄铁的情况呢?

    高粲很快赶来,听了李丹的问话马上回答说队伍里确实有很多未加蹄铁的牲畜,不要说驴、骡,就是马大部分也是如此,只有很少是带蹄铁的。

    “不过,咱们这仗缴获的马匹全部都带蹄铁!”高粲看眼俘虏们,然后兴奋地告诉李丹。他是个对兵器和马匹特别痴迷的人,所以早就去查看过了。

    “嗯。我听他们说,是有投降的官军军官建议,因此娄自时下令给马匹都配上铁掌的。”李丹说:“这是我的失误,没想到蹄铁居然存在问题。

    回去以后修禄你提醒我这件事,我们也要学聪明些给所有牲畜尽量挂上蹄铁,这样才能保证更高的机动性和对马儿更好的保护。这件事绝对是个教训!”

    虽然发现了失误,李丹却很高兴。他觉得这个大漏洞被及时发现太值了!立即叫人赏了李承烨。m.

    “你留在我身边做个护卫吧,我有个卫士今日受伤骑不得马了,你来暂时补上他的空缺。”李丹指示李承烨说。

    高粲爱兵器、爱马,据他所说蹄铁这东西民间用得还是少,普通人家觉得随手削马蹄就好,没必要花钱给马儿穿鞋。

    故而只有军队、高门富户之家的马才会装这东西,一般百姓是不费这个事的。

    青衫队很多牲畜征、购自民间,即便有些是马背嘴牧所出来的,人家卖的时候可不会带着蹄铁买,那成本多高呀!

    所以,有蹄铁的基本可以断定要么来自缴获,要么是富贵之家的捐赠。

    看起来蹄铁,在这个生产力有待提高的时期,并未在民间得到普及。这也印证了蛮夷之用不一定中国亦有的观点。

    那种只要在版图面积里有出土,就说明全中国都普及了的观念是错误的。

    现在李丹明白了,虽然周朝就已有革质包裹物,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马蹄铁应该出于西方,被游牧民族带到东方,然后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也接受,并因此给予中原农耕民族多次重创。

    前朝占据中华后,将这东西带到整个汉文化地区,但由于对草原民族的反抗,马蹄铁也被当作异族的标志遭到排斥。

    这就是目前为什么只有军队、富户、商旅才会想到使用马蹄铁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是钢铁产能和出于降低养蓄牲畜成本考虑。

    李丹从小到大看到家里的牲口都是带蹄铁的,所以他没把这件事放心上,自以为是牲畜都应该配有马蹄铁的,结果犯了个主观错误!

    “不要犹豫了,你帮我发现并纠正了一个错误,让你来我身边就是对你的奖赏。”

    李丹对不安的李承烨安抚道,然后告诉他自己身边周围到处是降兵,毛修禄半月前还在桥头为银陀站岗呢!这大出李承烨的意外。

    改主意的可不止这几个,实际上他们是四十多名降兵推出来的代表。最后这些有经验的骑兵被高粲喜滋滋地挑走八个,其余全部暂编入第一连。

    由于天还亮着,李丹决定继续前进,少部分人留下打扫战场并协助当地人掩埋尸体,主力则向西。

    当晚宿营在下高昄东南山丘上,一面派了工程排去下高桥查看,同时再派人沿岑港河两岸寻找车队迹象。

    突然来了上千人队伍,把上高和周围几个村的村民们吓得够呛,他们也不清楚来的什么人,最后经协商由本地的一个秀才来求见李丹。

    听说是个读书人,李丹自不拒绝。那是个瘦高个子小伙子,一身月白暗纹长衫穿在身上有些晃荡,明显不符他本人的身材。

    进门“啪”地抖开扇子,便大声说:“大王此来,欲利民乎,欲伤民乎?”

    屋里一片寂静,掉根针都听得到。秀才尴尬了,四下里一看,见大帐里众人都和看怪物似地瞪着自己,这时有个身材高大的少年先笑了笑打破氛围说:

    “这位兄台,我等并非强人,何来山大王之说?”

    “是呀,不能因为队伍在山上扎营,就说是占山为王吧?”旁边一个黝黑的大块头呵呵笑着说,众人顿时哄笑起来。

    “那、那,你们不是官军,又非强人,那你们是些什么人呐?”秀才涨红面皮,结结巴巴地问道。

    “兄台一路进来,难道没有看到帐前旗幡上的字么?”李丹奇怪地问。

    “这山上树木繁茂,兴许没看到也是有的。”雷吉生出来打圆场。

    “是极、是极,加上小生只顾低头看路,即便走进也确未注意到门前有杆幡旗。望乞恕罪!”秀才一本正经地团团作揖。

    帐内没有官身的几人都闪开不肯受他礼,李丹虚抬手说:“不知者不怪,兄台何必如此。”

    “诶,礼不可废。”秀才说完忽然认真地拱拱手:“君子有过则改,诸君稍候!”

    未等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