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小元霸 第二百四十章 范县尊认女(2 / 4)  布衣首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参谋部商议下分哪部出去以及分兵的时间。」

    「对这件事三郎是怎么想的?」

    「小侄担心,朝廷是不是开始疑我拥兵自重了?」

    「嗯。」徐同走了两步:「三郎呀,朝廷自然是要为大局的安危着想,而不会因为某一个人如何如何。个人对于这天下来说无足轻重,但一支能够从数万军中杀进杀出的队伍可就不同了。

    也许赵大人并非针对你本人,但别忘了他是官员,也是赵氏子弟,你觉得他对你放心,还是对一支从南直隶来的客军更放心?」

    李丹一怔,随即明白过来。拱手道:「二叔说得是,小侄回去立即着手安排。」

    徐同呵呵地笑,拉住他手轻轻拍打着低声说:「分出去的人大约也会给到团练使这样的位置,但是你不要担心什么。只要他愿意帮我们拓宽商路,那又如何呢?

    陛下可没有这么关照过他们,三郎大可不必有所疑虑。况且,青衫队出来的人做官、高升的越多,其实对咱们来讲不见得就是坏事呵!」

    「哦,对!」李丹眼前一亮:「二叔说得透彻,小侄明白了!」

    「呵呵,三郎是做大事的人,莫要太小家子气,更不要故步自封,要学会顺势而为。赵大人这样讲,焉知不是授意与石帅甚至陛下呢?」

    徐同误以为李丹是不想把队伍放手,或者担心他们分出去以后位置比自己不差。其实李丹主要想的不是这个,他是担心朝廷猜忌引发青衫队产生内部波动,毕竟人家占着大义名分。

    但李丹很快也想明白了,茶山社力量已经深入青衫队内部,依托这些人加上自己的威望,他可以间接掌握队伍,完全没必要担心朝廷拆散的企图。

    就像那句话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茶山社的影响力足够,就算官军的官兵不也有加入的吗?分兵只不过是形式上的裂变,反倒方便茶山社在周围其他府、县的扩散和发展了。

    这么一想,李丹马上释然。「既如此,要不干脆让一些老兵退下来,或回乡,或进工厂、商队,有些可组成押运商品的护卫,尽可能将他们安置到各行业去!」李丹说。

    「不必太操之过急,此事需缓缓进行。既不能亏了老兵,也不能让新兵起了别样的心思,更不能叫朝廷误以为你心生怨怼。明白吗?」

    徐同低声教他怎么做,李丹仔细地听着,不时问些问题,他们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即使

    这院子里其实并无其他人。

    离了徐府,李丹便来寻张铙。原来上次张铙被派出去寻武举人梁明山,回来缴令后李丹便叫他做个幕宾,内部叫法是内务局统计处处长。

    在内务局长韩安下面带着六、七个伙计做事,专管青衫队和茶山会账目、武器、人数数目的统计、核查。自己的店交给掌柜打理,如今张铙全心贯注在这边。

    「我要知道咱们现在全军究竟的实际数字,包括人、牲畜、车辆。你多久能够告诉我?」李丹见面以后直截了当地问他。

    「唔,一个时辰。不过我只有四天前的数目。」张铙回答说。他的统计处要求每七天各连文书需要汇总新数上报到营、旅、参谋部,四天前是最近一次汇总的时间。

    「行,我到韩师房间里等你。」李丹说完扭头出来先去找韩安。

    城隍庙后的小校场现在成了「余干联防综合指挥部」,参谋部的后勤、内务两大机构、宣抚使司经历所和绕州团练余干营营部、余干警备所都设在这里。

    只有饶州都巡检南部分司还在城隍庙旁的跨院内,现在刘宏升担任着这个职务。

    入口的篱笆和木栅早被簇新的大门取代,几座残废的大殿都已在乡绅们支持下修缮起来作了办公场所,校场里只有几十名巡检司的人在训练。

    韩安带着几名随员迎出来,他好几个月没见李丹,上次李丹到他家也不曾见到,所以显得格外亲热。迎进办事厅上说了几句,其他人陆续退出。

    韩安笑着说:「这边太忙,我几乎睡觉时间都没有了,你上次来家我也是晚上回去才知道!」

    「上次去就是看看宋姨娘他们如何,猜到先生可能在忙所以没让师母来叫。」李丹带着歉意说,又问:「先生还是这几个人手,怎不向参谋部申请多增些?」

    韩安如今负责内务,不仅要筹措、调拨军资,还负责着茶山社内库的管理。他苦笑着摇摇头:「我如今管的事务不宜随意调人,唯恐有不该进的人进来,传扬出去不是耍的。」

    这话倒是,李丹缓缓点头,猛可地想起个人来,说:「我调个人来做你助理,先生可还记得米店的伙计廖二不?他如今用了大名廖存光,在队里做镇抚官。

    这次出去办差表现不错,我正想提拔他,就叫他来给你做助手,如何?」韩安知道这个廖二,马上答应。

    李丹看看张铙还未到,便先将打算分兵的事和他说了。韩安脸色有些不好看:「这才打了几仗,朝廷便要卸磨杀驴么?」

    「韩师,咱们发展太快,所以我同意分兵,另外也打算将部分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