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六章 开发辽阳(1 / 3)  布衣首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靖武十一年元月底,高大的枣红色河曲马站在辽河岸边,一个下颌上刚开始蓄短须的青年一动不动地单手叉腰往西、北两个方向来回查看。

    他穿着风毛镶边的对襟银鼠皮大衣,腰间的绿松石镶嵌蛮子带上坠着燕翎刀,另一侧的马鞍上挂了条柄杆结实的马槊。

    「吴先生,我看他们选的这个地方不错,就这里吧!」

    「公子,你可想好喽。假使不能一战成功,咱们不但要退进沈阳,而且这支还算完整的预备队可就残破了。后面的事情……。」吴茂没有继续说下去。

    李丹嘿嘿一笑:「若是失败,我的脑袋也就该挂到永定门(商京北门)上了吧?」他说完,从腰间皮匣里取出单筒望远镜来又向对面观察了会儿,低下头想想,用手指着说:

    「先生你看,这里南有两百多步宽的柳河,北有燕飞泊,只有这十二里宽的地方也必汗能过。我们这边地势高看得见他们,对面却隔着树木瞧不到这丘陵。

    地面开化,足够软得我们能设陷阱、埋地雷、修工事,地利在我!三万儿郎已经枕戈待旦半年多,整训、演习、模拟都玩得很熟练,士气高涨,人和也在我。

    孙子说有七成把握的仗就可以胜,这次我们在这辽河边,绝对不能再输给克尔各人!」

    去年离京来辽,到现场才发现辽军果然不堪使用。

    出了身冷汗的李丹一面向皇帝和石毫报告缺编、疏于训练、缺少衣甲等情况,一边急令商社在顺天府采购各种军需品运往锦州和沈阳。

    石毫刚出发,看到这份报告也吃惊不小。他是大帅,部队总缺额近八千人,原本说好的五万大军瞬间就没了一成半!

    石毫赶紧向兵部报告,并根据李丹建议发文,请求准许就地招募义勇组成团练参战。

    但是一来时间不等人,二来辽地本来就地旷人稀,想迅速征集八千人谈何容易?

    最后还是李丹给他出主意,让他边行边沿途募集幕府标兵,多少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最后在出山海关时,他部下里已经有了四千青冀子弟,石毫觉得腰杆硬气不少。

    但是和克尔各人作战仍然不够看。也必汗击败色延和鲁颜联军后长驱直入,曾一日行军两百一十里南下,吓得色延人差点弃亦都城逃走。

    还好也必主要目光放在收服鲁颜部上边,大军掉头向东让查额齐汗长出口气。

    也必汗对色延果然是虚张声势,他的兵锋随后便指向哈拉温山口,趁汉人的兵马还未完成堵截就冲过勒穆伦河谷占领了乌丹城。

    这下子原来和敌人在库伦以西柳条沟决战的思路就不对了,因为敌人进展太快,库伦这边大军还未到,敌人已经越过乌顿特海出现在城外。

    当时库伦的守军只有三千,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坚决执行了命令,守在这座破败的小城里阻击十几倍于己的敌军三天之后,第四天开始突围。

    结果只有两百人回到己方阵营,余者几乎全数阵亡。首战失利后,抵达前线的石毫制止了众人反攻的叫嚣。

    他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军队来自不同系统,而且只有热情,战力并不高,补给不足不能持续作战。

    所以他派出骑兵袭扰对方后方大营,自己率队梯次(朔尔布)彰武后退。

    骑兵的袭击颇有成效,恼怒不已的也必汗抽调精锐回头,同时也由于他手下将领要求在此放牧、休整,大军脚步便在库伦停顿下来。

    连续数月的长途跋涉让他的部民也精疲力尽,也必汗不想让内部出现分裂,于是妥协了。

    他在库伦草原度过了夏天,凭借这里的水草让部民和战马得到恢复,秋天到来的时候,在这个传统打草谷的季节里,

    他再度出兵。

    两支兵马分别去抢劫色延和鲁颜,他自己带队来到朔尔布城下。

    朔尔布最早是先帝北伐时建立的圩堡,后来逐渐有汉人和失去家园来寻求庇护的厄古人散民、逃亡奴隶聚集在堡外。

    靖武初建城,成为帝国与色延厄古间的边城,也就是说来到这里,才算正式踏入帝国的疆域了。

    石毫看准也必迟早会来此,所以他留下了五千人守城,并留下李丹提供的滚雷和「手榴弹」数千枚,还有三十几门各处收集来的虎蹲炮。

    这五千悍卒凭借犀利的火器给也必的部队造成了严重损失——三名千夫长阵亡,两人重伤。

    当然,他们也因此达到了目的。强攻八天不能得手的也必只好退回库伦养舔自己的伤口,同时派了亲信带一万骑兵分别往北、东探查。

    不想往东的骑兵踏入埋伏圈,丢盔弃甲地跑回来。

    这次也必郁闷了,他不敢再试,如果还发生败绩,说不定这帮贵族们会要求停止攻击南方帝国。眼看天越来越冷,他不得不扎营。

    乌顿特海到柳条沟布满敖包,他们在这里迎来了一场场雪。在厚雪里,人们想的是如何度过可怕的冬季,没人着急征伐的事。

    但是到了积雪开始消融的时候,气氛骤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