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二章 聪明的布政使(2 / 3)  布衣首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二是这《完税证明》实在是惊人之举,且若实行不仅要请内阁协调户部,而且还关系工部、兵部、刑部……。

    看到后朝廷会是什么反响?很难说呵!」

    伍宪哲心想还真让李右参说着了,便低声道:「其实一得兄不必太过伤脑筋。」

    「哦?怎么讲?」

    「我一到渭南原上李右参就拉着下官探讨税制,慢慢地把话头往这《完税证明》上引,你觉得这说明什么?」

    蒋存理很聪明的,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说……,他可能在离京之前就和皇上商量过此事?」

    「甚至有可能已经得了陛下的首肯!」伍宪哲压低声音:「他对我等籍贯、家世都了如指掌,说起陕西山川形胜比下官还清楚,你觉得这说明什么?人家早就有备而来呀!」

    「嘶!」蒋存理再次倒吸口冷气:「今上真英主也!」

    「是呵,什么叫决胜千里、庙算于内?且又能驱使李右参这样的青年才俊,当今的中兴雄心显露无遗啊!我等生逢英主,正该辅佐今上完成大业,你说是不是?」

    「嗯,言之有理!」蒋存理顿开茅塞:「即便内阁有不同意见,那也是他们和皇上之间的事,我等为何要做那挡车的螳螂呢?」

    他说完,主意已定。便走到书案后面提起笔来:

    「此案若能采纳,陕西则为天下先河,从此税制、法制、役制都将为之一变!老夫不求青史留名,但求对得起三秦大地,即可矣!」说完,在文书的最后画押、用印。

    得知蒋存理已经签押,李丹松口气,看来这老先生还算明白,不是那等食古不化者,既如此后面的事就好办了。李丹给皇帝发出了密折,同时附上两份文件的副本。

    「按大人指示,各军都已开始调动。」沈柚坐在李丹的行辕(伍宪哲走后李丹便名正言顺打出了旗号)里,对面是陪同来访的陆城远。

    「但延安方面相距最远,能够多久收到消息,又多久可以到达洛川就位,卑职实在心里没有把握啊。」

    他这也是实话,陕北那种沟谷地形,要通信、联络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确实有难度,何况中间还隔着敌占区?

    李丹思考片刻,问:「沈大人可知鸽子可以通信么?」

    两位将领眼前一亮:「诶,这个倒是听说过,好像甘肃镇就用这种办法。」

    「那好!」李丹

    当机立断:「我立即去信甘肃镇,调若干信鸽调教的好手带着鸽子过来。这事重要,等不得!」停停他又说:

    「这样吧,我找几家商社搞个信鸽比赛,看看能不能从民间发现些好手和优良品种的信鸽。

    沈大人回去以后做个准备,在禁军各军及下属各千总、把总、寨、关口、渡口、要隘,各卫、所、站、烽堡,各县、乡团练大队、中队都设专职的通信兵,包括现有传令和鸽信。

    你先休息下,然后咱们今晚就商量个章程出来,编制、人数、管理办法、奖励机制等等。三个月之内把摊子全部搭起来!」

    接下来李丹问了训练、装备情况,许诺三个月内向陕军交付一万套步军均质半身甲,三千枝火铳和一百五十门两寸炮,战马一千匹,挽马七百匹。

    「先装备两个整编团,一个放在铜川,一个放在韩城。」李丹说。沈柚和陆城远互相看了眼,都知道这是什么目的。

    周正带着卫雄、窦炯赶到了,见到老熟人李丹非常高兴。给周正行辕参军、职方司都事的职务,卫雄由沈柚安排挂了陕西都巡检司经历。

    窦炯则做了职方司检点接手对黄道教和各帮派在陕甘宁边情况的侦察、摸底。

    李丹给他的助手就是当初余亮侦察班的副班长齐大庄,现在他因功已积累到上士军衔,并加入了李丹的亲卫队。

    蟹王五带着人跟踪那俩僧人,结果才跟了八十多里地就跟丢了,这让李丹意识到依靠本地人的重要性。「外地的和尚不一定就比本地和尚会念经呵!」

    他笑着对一脸羞愧的蟹王五说:「这个怪不得你,这地方山沟多得很,让你一个初来乍到的人爬上爬下确实难为。

    这样吧,你去贴个告示,就说咱们标营有缺额要募兵,然后你照着咱们在辽宁招募侦察兵的样子去挑两百人,然后选出最有本事、最机灵的四十个人组个侦缉队。」

    「这是做什么用的?」

    「就是咱们军情科的翻版。」李丹说:「你来做军情参谋和这个侦缉队的队长,原则上归审大侠负责,直接向我或我指定的代理汇报。」

    「是!」

    但是等蟹王五来请李丹去视察自己新组建的军情侦缉队时,李丹眉头皱成一团,越看越生气。他将蟹王五叫到没人处生气地质问:

    「贵庭我怎么吩咐你的?你怎么给我找那么多臭鱼烂虾?这算什么侦察兵?」

    「大人你听我解释。」蟹王五满脸委屈连忙说:「完全按你说的像挑侦察兵那样挑人是不合适的。」他见李丹瞪起眼来,急忙摇手:

    「我不是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