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七章 换钞热潮(2 / 3)  布衣首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所以工商局是要对这些矿山、商社进行监督、管理、执法,那种谁想做买卖拿着钱就聊的时代过去了,市场必须稳定、有序,而这不是民间自发的,是出于官方的梳理和整治……。」

    李丹向他介绍工商局的目的、作用,然后告诉他:「你目前除去尽快完善组织之外,有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物资储备仓。

    这个储备仓灾年可以赈济,平时用来调剂或平抑物价。

    我选的地点在鄠邑涝店东南,那地方叫羊村,有片低矮的坡地可以利用。周围有涝河、沣河可供水运,比较方便。

    我已经派人完成了储备仓的规划,四百七十个仓位也建立起来,可供米面粮油、肉布毛炭各类物资存放。

    建库的人手是从辽阳借来的,你要尽快派得力的人去接手并熟悉大库运作。」

    一边应声点头,朱祁钺一边暗自吃惊。四百多个仓位那得够存储多少物资呀!

    他作为渭南县令早知道,一个月来自关东有源源不绝的马车载着货物自潼关进陕,开始只以为是调来的物资,为了丰富西安市场的,并没放在心上。

    现在他才明白,原来这些物资并未投放市场,而是全都进了这个储备仓!

    看来这年轻的大人在立俑的同时也防备着商人捣乱,所以又让自己来管工商局,又调物资保障供给。「卑职定为大人的定策尽力而为!」他拱手说。

    很快,报纸上又出现新的内容:依照此前朝廷颁布的《商社管理法》,在陕境内营业的所有商社必须往所在县户房登记注册,向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并缴纳开办费和契税。

    这个通知表示未申领营业执照和申请后超范围经营的,都不在法律保护范围。

    商人们大吃一惊,纷纷来找李丹「要说法」,李丹说你们自己去看《商社管理法》,朝廷早有规章,只是陕地一直未严格执行。

    现在商社越来越多,未规范市场保护大家利益,所以请各位配合官府。

    商人们这才明白过来,逐渐便有人去注册,且数量与日俱增。

    大家当然都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的成果最后得不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但也有些人怀着疑虑,觉得去注册容易让官府了解自己的生意。

    半数以上仍在观望,踌躇犹豫到底要不要去申请。

    陕西皇家第二银行西安府东城支行在鞭炮声中开业了,蒋存理

    等大员出席了剪彩仪式。

    诡异的是此后两天没有顾客,大家都张头望脑,不知道这个银行是做什么买卖的。

    第三天,有个穿着朴素的青衣书生走进来,大堂里正百无聊赖的二柜见了忙上前:「客官安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呃……,」那书生咽下唾沫,轻声问:「有人告诉我,这旧钞在咱们这里能够换成新的,可真?」说着从袖子里不好意思地掏出张破烂的纸头:

    「家父去世前就留下那么三张,我、我拿了一张来想问问,您要是能给换,我再把那两张取来。」

    二柜一瞧这纸头似乎够年头的,说:「可否请公子到案前来,咱们打开细看下?」

    书生于是随着他来到书案前,打开一瞧是张前朝末年发行的一贯钞,边缘磨损,已经有地方撕破了,明显经过很多人的手,而且还有曾淹水的痕迹。

    二柜看过之后点头:「这是真钞,可以兑换!」

    「真的?」书生大吃一惊。

    「请公子填个表格,注明姓名、住址和兑换钞种、金额,然后将它与原钞递给柜台,里面的伙计就会为您换钞了。」

    过了会儿,那书生两手捧着张纸片走出来,嘴里喃喃道:「给我换了,他们真的给换了!」

    「啥给换了?」有人挤过来围着看。

    「诶哟,你亏了,怎么就换这么小一张?」有人说。

    「对呀!」书生一想可不是,他转身又回来。不一会儿又出来了,这回手里拿着四张票子和一捧钱币。

    「哟,秀才这回怎么这样多?难道那东西很值钱?」大家帮着在门外墙边数,数来数去还是一贯。

    「明白啦,这个是小钱、零钱,这么多钱加在一起,就等于你刚才手里拿的那张票子!」有明白人大声说。

    「那我换来换去作甚?而且比刚才沉好多!」书生说完转身还要回去,却被人拉住了。那人道:

    「秀才你怎么呆啊?这些小钱、零钱花起来方便,不然人家找给你钞万一还是那些昏钞、烂钞你要还是不要?」

    「诶对呀!」立即有聪明的转过弯来:「既然秀才能换,咱为什么不能?都回家去把那些钞取出来,换成新的不好吗?」

    大家轰然叫好,于是也不管秀才了纷纷掉头往自家跑,留下书生一个还在原地发呆。

    午食吃过,银行周围的人们蜂拥而至。让二柜措手不及的是大家清一色都是来换新钞的。这下坏了,他赶紧调来几个伙计帮着填表(很多文盲不会写),又派人去总行报告。

    大伙儿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