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七章 青衣行(2 / 3)  布衣首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大人支持新政、熟悉陕甘情形,皇上现在一心要先解决陕甘,清除后顾之忧后再顾东南。所以这对大人来说是个人生难得的机遇啊!」

    蒋存理正要表示一番,忽听脚步声急响,曹均有出现在门口:「大人,卫大人到了,说有京师邸报要赶紧拿给你们过目。」

    话音刚落,卫橦便一脸兴奋地出现在门口,举着手里的邸报大声道:「二位,大新闻!韩首辅下野了!」

    郑寿的案子一揭开,李丹就明白韩谓在位子上做不久了,所以他一点都不意外。

    蒋存理当初就是在刑部右侍郎位置上被韩谓(那时还是吏部尚书)挑刺挤出商京的,所以对他没有好感。不过听说他下台还是有几分惊讶:

    「虽说郑寿那叛逆与他关系密切,但也不至于受此拖累就下台吧?」

    郑寿已经被定性并判决叛国、谋逆、勾结外敌、结党营私等罪名,念其祖上从龙之功减等赐死,家眷三族发往辽东镇实边(就是定居边境,归边防诸镇管辖)。

    这个消息大家早在报纸上看到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绝望的郑寿在翼龙卫诏狱里看押期间写了份自白书,向皇帝承认了自己与其他大臣的往来还有和滕王家族之间的关系纠葛。

    皇帝看过以后赦免了大部分人,包括受他致使给李丹捣乱,但实际上并未实施任何动作的陆城远。

    但是却没提韩谓!韩首辅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战战兢兢过了数日煎熬的时光,最后自己以心疾为由提交了辞呈。

    皇帝却没有回复。又过数日,河南一家报纸《嵩山新闻》突然曝出消息,将郑寿自白书的部分节选刊登了出来,其中便涉及经韩谓介绍认识某克尔各女谍的事。

    结果朝廷上炸窝了,三十多名御史联名弹劾首辅,中书省立即发布文告,说鉴于目前情况首辅有责任出来对质和澄清,在无法澄清之前难以信任,应停止其内阁办公权。

    接着的御前会议上韩谓没敢出席。于是经过群臣讨论和投票,皇帝宣布首辅已经失信于全体阁僚无法承担帝国重任,旨意决定同意其辞呈并免去所有职责,允其归乡编管居住。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回去养老可以,编入保甲每天要向保甲长报到,每月要向县巡检出首报到一次,平常还要受乡、镇巡检员们的监视。

    总之就是监视居住、监外执行

    。赵拓虽然饶了他的性命,但却不能饶过他的行为!

    「有人说那消息是宫里传出去的,但更多人说是谢敏洪透露的。不管怎么样,他谢某都是实际上的首辅了。呵呵。」李丹在去陈仕安家中拜访时这样轻声和岳父交谈。

    陈仕安已经接到圣旨,要调他回京去筹建京都师范大学,并出任教育部右侍郎。看着眼前已经是大学士的准女婿他谆谆教导:

    「泽东不可有骄傲之心啊。虽然人人都知道皇上信重你,但天威难测!你今日的一切瞬间就可化为乌有,看看杨镐、韩谓,心中要有惕惕之心。不然不知何时便会祸从天降。」

    「是,谨遵老大人嘱咐。」李丹赶紧躬身作答。

    「皇上近来的系列举措,倒是将荆湖系锐气全部挫去,但这样一来谢敏洪肯定又会抬头。」陈仕安抚着胡须:

    「他这个人可比韩谓、郑寿狡猾得多了,你不得不防。现在不是就有人说什么你将入阁拜相这类的话么?切不可当真!

    以老夫见解,回京之后最好当面劝劝陛下不要急着让你入阁。如果皇上征询老夫意见,我也会这样说。你可明白?」

    「明白了。」李丹马上点头:「我还太年轻,人脉、威望都有不足。」

    陈仕安点头:「不要看一个上饶、一个辽宁就沾沾自喜,就算陕甘青宁你都摆平了又怎样?

    还有,你现在做事倚靠乡党之力甚多,然而天下有那样多期冀你提携的青年,你怎能将目光只放在杨乙他们身上?」

    岳父的话给李丹提醒,让他立即明白过来自己的根基还很弱。是呀,随着刘宏升他们一个个都出仕,哪天自己调离陕甘,岂不就成了孤家寡人?

    李丹立即感到自己背后出了层冷汗。皇帝许他推荐功臣,是好意,也可以看作是去羽翼。

    假如自己不能以更快的速度吸收人才到身边,终有一日会无人可用的!李丹必须指定一名幕僚专事为自己收集人才了。

    陈仕安谢绝了李丹一起走的邀请:「你这次回去要慢慢走,急不得。路上多看看、多和人接触往来。

    老夫与梦儿有马车坐已经非常好了,听说现在交通部管邮驿,不少驿站都承包出去私营,那些掌柜和伙计见到客人客气的不得了。

    世事变幻,想我槛车而来、马车而还,这一切还是拜你所赐哟!呵呵!梦儿把每天的报纸都仔细地读,读完便说她女婿多么有心胸、气度,高兴得很。

    不过甘青不必陕宁,后者早已回归朝廷治理,甘青要么被叛军占据,要么遍地是羁縻部族,你可要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呐!」

    说完,他凑过来小声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