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三章 重返人间(2 / 3)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老丈问道。

    “嗯?”

    顾担略显惊讶。

    他也只是随口问一句而已,田间忙碌的老农还会关心豫州的顶头上司不成?

    上辈子他自己都没关注过这玩意儿啊!

    但没曾想,老丈似乎还真就知道,而且知道的还不止一个!

    顾担说道:“我说的那个叫荀轲。”

    “哦,那个啊,那个厉害,是个好官!”

    老丈伸出大拇指,不吝言辞的赞叹道:“俺家那鸡,都是当官里便宜卖给俺哩,以前哪有这种好事儿啊?咋能不着他!镇里人都夸他嘞!”

    “哦?”

    顾担有些哭笑不得。

    难怪老丈会对荀轲有印象,感情还是因为家里的鸡。

    “大里东西俺也不着,反正听说是带人修桥铺路啥嘞,厉害里很。三天两头往地里跑,俺这地方都来过好几趟,我也瞅着过他,可多人都围上去了。”

    说到这里,老丈指了指自己,“像俺这样,凑过去说话都嫌自己丢人,就没过去。”

    “那应该确实是个好官。”

    听到自己培养的后辈被如此夸赞,顾担也难免有些高兴,颇有种我家娃可算是成材了的感觉。

    不枉他辛辛苦苦的栽培!

    “是好官,是好官。”

    老丈连连点头,“他搁这儿里时候,有啥冤屈都管,俩镇子浇地都能论个明白,俺都服气哩很,就是之后叫皇上调走了。”

    调走?

    那大概是靠着政绩升迁了,毕竟关系在那里放着,王莽对其多有照顾也是理所应当,更不用说荀轲本身就很有能力,算不得走后门。

    “接任的那个呢?咋样?”

    顾担见老丈脸上并没有露出什么太多的失望之色,大概对荀轲走后,换上来的那个布政使也颇为满意,不由得又问了一句。

    如果当真是一个人才,回去也可以给王莽说一下,重点关注一番。

    毕竟在顾担自身的印象里,夏朝好像还是蛮缺人才的样子。

    “那个也厉害,说自己是道家嘞啥,反正也不孬,就是弄里事儿俺也看不懂,反正商人是越来越多了,东西也越来越多了,该是个好官。”

    老丈指了指那西瓜,“那瓜就是他派人弄回来哩,还有其他乱七八糟哩东西,有哩有用,有哩没用,可多一堆。”

    道家?

    顾担想了想,该不会是清平子的那俩徒弟吧?

    邹聃、庄生?

    不过想一想庄生在藏经阁中抱着那神神鬼鬼之书沉迷其中的样子,顾担晃了晃脑袋,应该就是邹聃无疑了。

    这个小家伙他也颇有印象,当初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敢大言不惭的表示自己是个大才,如果他能表现出足够的实力,就愿意追随他来塑造一场人间盛世。

    原话顾担都还记得。

    ‘吾善观星辰天象,阴阳变化,可敬授民时。’

    如今看来,还真没有说什么谎话,起码才能是真的。

    “还不错。”

    顾担脸上升起笑容,对于这十年来夏朝全新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有了全新的体悟。

    当初那群还是孩子的家伙,如今也已经成长了起来,开始为人遮风挡雨。

    一直以来,顾担接受了不少人的传承,此时已到馈赠天下之时。

    “叨扰您这么久,我这里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礼物。”

    一席话语之后,顾担也难免有一种归心似箭般的感觉,此时站起身来想了想,从水缸里盛出来一瓢水。

    一滴青翠欲滴的液体落入其中,眨眼间消失不见。

    “这碗水,您与家人分着喝了,不可喝多。”

    顾担告诫道。

    “什”

    老丈正想说话,却忽然发现面前的顾担不见了踪影。

    光天化日之下,整个人就那么忽然消失不见了!

    独独留下了那一瓢水放在那里,证明先前所见并未是一场错觉。

    老丈呆立当场。

    虽有归心似箭之意,顾担还是按捺着自己的心思,以并不快的速度,用最普通的车马,向着皇都奔行而去。

    沿途之所见,足以证明豫州的那位老丈并未说假话。

    欣欣向荣,万物竞发般的光景犹在眼前,再货真价实不过。

    络绎不绝的商队挤满商道,还有明显身着其他国度服饰的人夹杂其中,隐约可见。

    其中不止是单有商队,还有过来朝圣的学子。

    是的,朝圣。

    顾担打听到,在他离开的这段日子里,王莽为墨丘竖了一个颇大的雕像,就在皇都之中。

    据说雕像的底座上还刻着两行字。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对于世人而言,墨子已经故去,但感念他恩德的人还有很多。

    甚至不止是夏朝国内,就连大祈那边,顾担都见到了墨丘的神庙和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