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方风雨会金陵(2 / 3)  大明话事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原因。”

    “第一就是预热过早、过长。严重消耗和分散了参会士人的精力,而进入正题后,多有萎靡不振之处。

    第二就是士人的参与感太差。大部分士人其实明确自己肯定不能入选五子,所以他们更需要一种参与感。

    第三,如果没有外因或许还能勉力维持表面的文坛繁荣。但偏生有了林泰来这样的外因,那么功亏一篑也是可以理解的。”

    冯时可不想谈论过往的是非,又问道:“文坛大会具体何时召开?”

    王老盟主胸有成竹的答道:“可定在考试结束之后、放榜之前的这段时间。”

    冯时可稍加思索后,答道:“甚妙!正适合举事!”

    仔细想过就知道,真没有比这个时间段更合适的时间了。

    这段时间,肯定是士子心情最放松,精力最充沛的时间。

    如果晚一点等放榜后,大部分落榜士子肯定只想早早回家,没心思充当文坛大会背景板。

    而时间如果再早一点,士子们还都在为了乡试忐忑不安,哪有心情干别的?

    王世贞指示说:“等乡试场内考试结束,我们立刻就公布文坛大会事项!

    然后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潮,不给心怀恶意之人反应时间!”

    这时候,王士骕捧着一叠拜帖进了堂中,禀报说:“父亲才下客船,竟然就拜帖盈尺!”

    王世贞笑了几声,只有这种时候,才能感到自己存在的乐趣。

    便对左右道:“我数年未曾踏足金陵,不知秦淮风月可曾出了新秀?”

    冯时可想道,新秀肯定有,就是叫声嗓音够不够高,那就不清楚了。

    要说现在老盟主的选人标准,似乎全在叫声嗓门大小上面了。

    在南京城里的道路上,顾宪成和李三才共乘一车,安希范和其他随从坐另一辆车。

    在车上,李三才又问道:“今天如何安排?要为你接风洗尘么?”

    顾宪成答道:“你对南皋、见泉说,我舟车劳累,十分困乏,今日暂且休整。”

    李三才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

    其实李三才心里知道顾宪成有事要办,估计是着急见南直隶提学御史房寰。

    顾宪成先前并不认识房寰,还是他李三才从中牵线介绍的。但具体要办什么事,李三才就不过问了。

    将顾宪成和安希范送到了提前准备的寓所,李三才很知趣的主动离去。

    此后顾宪成和安希范也分开了,各做各的事。

    安希范是来参加乡试的,这时候当然要去找同窗交际会文。

    而顾宪成则马不停蹄,秘密拜访南直隶提学御史房寰。

    主要有三件事,第一是在讲学方面,希望房寰提供支持,毕竟目前房提学是整个南直隶读书人的真大腿。

    第二是在今年明年各种考试中,有没有可能通过房寰来浑水摸鱼,壮大自己人的力量。

    虽然提学御史对乡试影响非常有限,但起码在任期内可以决定各县秀才的录取。

    第三就是诛除奸邪,维护正道尊严,目前最需要除掉的奸邪就是那位苏州林生。

    其实还有另一件不好说的事,顾宪成一向对人说偶像是海瑞,不知有没有机会从海瑞这里蹭蹭名望。

    在南直隶士子心里,房提学的性格和口碑都不怎么样,又贪又暴。

    但他还是很热情的接待了顾宪成,官场上谁不是个多面人?

    除了李三才牵线因素之外,谁让顾宪成有吏部背景,而且顾宪成的拜把子兄弟赵南星还是最要害文选司的官员。

    “苏州府林生?”房提学念叨了几遍,却毫无印象。

    虽然他是南直隶提学御史,但谁能把每个士子都记得清?

    当即就让人先去查验苏州府的生员名册,有了结果再来回禀。

    对房提学而言,其他事情都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唯有拜访海瑞这事情比较难搞,因为海瑞从不因私应酬,更不可能吃吃喝喝。

    不过他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对顾宪成说:“听闻海中丞正在编印一本诗集,名为《今乐府·十四苦》,正要找人写个序。

    按照海中丞的要求,写序的人必定要是有正直之声、自砺名节的人物!

    如此想来,以顾君之清名,倒也是合适人选。

    事不宜迟,顾君不妨现在就写个序,我抓紧推荐给海公。”

    顾宪成立刻答应下来,这种长名望的事情没有理由拒绝。

    这时候,去查验名册的书吏也回来了,递上了一页纸,并禀报道:

    “苏州府在校生员共计一千五百余人,通过科试、录遗等渠道参加乡试的生员四百人。

    其中林姓生员三人,已经全部抄录在此。”

    顾宪成拜访完了房提学,回到寓所却发现,安希范早已回来并等候多时了。

    顾宪成诧异的问道:“伱不是会友去了?怎得如此早回?”

    安希范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