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3章:你就是种轩?(2 / 3)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你们也不想被拉去校场发饷吧?

    休屠弼一时间,感动得几乎难以自持,声音微颤,眼眶湿润,就连那一口汉话,仿佛都熟练了不少,忙不迭的回应道:

    “多谢陛下信任!”

    “只是这江陵,末将仍是不敢镇守,还请陛下将末将带在身边,一起攻打襄阳吧。”

    刘恪摇了摇头道,欲擒故纵:

    “襄阳的大贺履乃是你的同僚,所部兵马又多有东胡人,若是与他兵戎相见,朕担心你与军中的东胡将士们,感到为难啊!”

    休屠弼拱手说道:

    “我们如今既然已经归降陛下,又岂会再心心念念东胡?”

    “陛下也说过了,既然已经降汉,那我等便是大汉的军将,汉将又怎么会对东胡将士留手!”

    “只要陛下日后拿下川蜀之地,能留下一条生路,也便够了。”

    “况且末将与手中兵马,熟悉荆北地形,而那些襄阳城中的东胡人,若是看见了末将,多半也会另有些打算。”

    “让末将跟着陛下一同北伐,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收复整个荆州,也可以让荆州的百姓,少受些战乱之苦啊!”

    这时候休屠弼倒是挺会说了。

    不过也可能是真的被忽悠了,发自内心的想法。

    刘恪闻言大喜,道:

    “好!好!休屠将军真是深明大义,既然如此,便随朕一同北伐吧!”

    他确实挺想用休屠弼的,其东胡人的出身,也能够大大瓦解东胡军将的抵抗意志。

    而且能力着实不错,不仅有统率水师舰船的能耐,各种能力都不错。

    领兵能力是狄邯、侯君延这一档的。

    还没统帅过大部兵马,足够年轻,有机会继续成长。

    于是乎,刘恪对着休屠弼询问道:

    “休屠将军久在江陵,与襄阳相距不远,应当了解襄阳郡守大贺履的为人。”

    “侯君延绝北道,襄阳方面的援军被阻难,应当已经知晓我军用意。”

    “如今大贺履,应该已经在采取相应的策略,以阻挠我军继续北伐。”

    “不知休屠将军,可有什么办法?”

    休屠弼沉吟道:

    “大贺履乃老将,能力不俗,当年又因为其子大贺楚材劝阻石周曷阿虎屠城,在襄阳之中,极有威望。”

    “不过即便如此,大贺履只怕也不敢出兵与我军一战。”

    “以末将猜测,他此刻很可能会选择沿用刘聪的办法,依托襄阳城城墙,再配合城中投石砲,进行死守。”

    “如此,陛下也可沿用攻取江陵的办法,暂且跳过襄阳城,转而绕道攻取襄阳郡中其他城池。”

    “拿下宛城、新野,便可拿下荆州北部门户。”

    “更北方是乞颜部之下,乞颜部如今虽然和石周曷部暂且联合,但乞颜讨在荆南兵败身死,一时半会儿,难以增派兵马。”

    “唯有东北面的蒲前部需要忌惮一二,不过陛下拿下宛城、新野之后,便可不必再担心蒲前部出兵。”

    “而且整个江陵郡中投降的守军,乃至于岳少保正在攻取的江夏郡守将,其亲朋家人,大多也都在荆北。”

    “一旦拿下除了襄阳之外的荆北城池,所有投降军将,不用担心投靠陛下,会危及家人的安全,便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为陛下征战。”

    “不仅有了更多可战之兵,岳少保攻取江夏,也能够更为轻松。”

    “到时候,陛下再携数万大军,直取襄阳,便可逼降大贺履!”

    薛嘉咳嗽了两声,笑道:

    “襄阳城虽然难攻,但久攻必下,嘉所虑,唯有蒲前部。”

    “休屠弼将军不愧是东胡名将啊,陛下可按休屠将军所言行事!”

    薛嘉之前就给刘恪提过类似的建议,不过这次把功劳让给了休屠弼,顺便给休屠弼示个好。

    一个有能力的东胡降将,在北伐之中,能带来多么大的收益,他心里是很清楚。

    这降将能力越强,声望越高,东胡人投的越多。

    但休屠弼显然不领这个情,看着薛嘉时不时就咳嗽几声,一脸病态如风中残烛一般,下意识的就远离了几步:

    “你咳嗽就少说两句。”

    刚刚石周曷先就病死在他面前了,要再死一个,他也得晦气死了。

    薛嘉脸上有点挂不住,嘴角抽了抽,去墙角咳嗽了。

    侯君延看得眼前一亮,这个小胡人好像还不错,虽说他佩服薛嘉的智谋,但那弱不禁风的身子骨,他老早就看不上了。

    “嗯”

    刘恪也对休屠弼的【直言】有了全新看法。

    是挺直的。

    刘恪也不多想,你爱咋咋吧,朝中文武哪个没毛病,能干事儿就行。

    他站起身来,持棋盘而立,看着下方一众文武,沉声喝道:

    “既然如此,众将听令!”

    众人纷纷起身,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