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三章 飞花令(3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会就回去休息。”

    苏璟点点头,继续自斟自饮。

    朱标见状,并没有多问,直接翻身回到了自己的卧室,但在睡觉前,他还是先把苏璟念的这首《念奴娇·中秋对月》先默写了出来。

    这脑补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了。

    小院内。

    苏璟依旧是对月自饮。

    “一晃,都快两年了。”

    苏璟微微感叹了一句:“人生真是变化无常。”

    浙江省。

    秋汛造成的水患,波及了数个县。

    但在大明朝的有力组织救灾行动之下,水患造成的影响迅速的被控制住了。

    和明朝末年,朝廷的法令出了京城便是废纸不同,如今的大明,还是牢牢的掌控在皇室的手中,或者说是朱元璋的手中。

    决堤的河岸之上,县衙正在组织着抗洪救灾。

    百姓们也不再是等待着被救的灾民,而是一个个主动要求来河岸抗灾的工人。

    粮食不再免费发放,改为工作报酬之后,各方面的事情都比之前简单了许多。

    当然,对于老弱妇孺,该发放的还是要发放。

    “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到这办法的,让灾民工作而不是直接发放粮食,这真是大大减轻了我们救灾的压力啊!”

    知县陈谷主持着救灾工作,颇为感慨道。

    若是按照常理,免费发放粮食给灾民,这抗灾工作要做,安抚灾民防止生乱的工作也要做。

    许多事情,人手都是不足的。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这以工代赈的事情,李善长安排了下去,同时也不忘将功劳归结到朱元璋的身上。

    这种事,不用说他也知道怎么做。

    “是啊,大明有陛下,真是百姓之福啊!”

    一旁的县丞也是附和道。

    这些大明初期的官员,倒还没有来得及沾上那些明末官场上的陋习。

    毕竟都是经历了元末战乱纷争的人,体恤百姓的官,还是有不少的。

    当然,也和老朱杀起头来,丝毫不客气有关系。

    严刑峻法,老朱那可不是说着玩玩的,该杀头就杀头,一点不带留情的。

    但再严厉的刑罚,也挡不住某些人的贪心。

    由邻省拨调的数万担救灾粮,此刻竟然公然的出现在了溧水县的粮食市场之上。

    溧水县,平安米行。

    “老板,最近市场上多了一批粮食,价格很低,我们米行的米,已经快没人买了。”

    苏璟坐着,听着米行掌柜的汇报,面色沉着。

    没错,这平安米行也是他的产业。

    衣食住行全部都有涉猎,这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但凡在溧水县成点规模的产业,基本上都有苏璟的影子。

    “有意思,按他们的价格,这米岂不是要亏本?”

    苏璟淡淡说道。

    米行掌柜愁眉苦脸道:“是啊,老板,这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贱卖,简直是不拿粮食当粮食啊,想不通。”

    粮食,在封建社会,永远都是硬通货。

    不管对方是从哪里弄来的粮食,成本有多低,但卖的低就不应该啊。

    苏璟淡淡道:“这还不简单,有人在针对我呗。”

    价格战,那目标永远都是同行。

    一听这话,米行掌柜疑惑道:“老板,这有谁针对您啊?再怎么样也犯不着这样吧?”

    如此贱卖大米,扰乱市场,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苏璟笑道:“谁知道呢?只能走着看了。”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米行掌柜忙问道。

    苏璟淡淡道:“正常营业,啥也不用干。”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