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朱能这么好心?(2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重八,消消气,好在这事情发现的早,救灾粮也被苏先生全部买下了。”

    马皇后来到朱元璋的身旁劝慰道。

    朱元璋微微吐了一口气,将火气散去一些,这才说道:

    “哼!一群蛀虫,若不是标儿,这次我还真被蒙混过去了。”

    显然,老朱还是把这次的功劳归功于朱标。

    毕竟发现不对劲的是确实是苏璟,但真正操作的,还是朱标。

    马皇后没和老朱争论这个,只是说道:“重八,那些粮食,你打算怎么办?”

    这案子已经明了了,刘氏米行侵吞了救灾粮并售卖。

    那这些就是国家资产,不可能继续在苏璟那里呆着的。

    只是,苏璟都是明码标价买的。

    直接充公吗?

    苏璟的损失,又是谁来承担呢?

    在这次米市大战之中,苏璟可是花费了巨量的钱财。

    这要是直接充公了,苏璟就是平白无故损失了大笔钱财。

    朝廷重新收购呢?

    也不太合适,因为救灾粮是从国库里出的,那都是国家税收收上来的,并没有花钱。

    结果应该有人倒卖,这会就要重新买,那就是国库的损失了,同时也不应该。

    不然有人就会生出别样的心思了。

    事情似乎变成了死结。

    朱元璋的眉头蹙起,显然现在他也没想好,这事情到底该如何处理。

    若是寻常人,朱元璋肯定是直接强行收归国有了,一个商人而已,他不会考虑其他。

    但苏璟不同,他是朱标的老师。

    同时这件事的起因,也不是苏璟主动去做的,是为了朱标。

    这要是真强行收归国有了,朱标那边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妹子,你有什么想法吗?”

    朱元璋不得已,只能朝着马皇后问道。

    这事也不适合问其他的大臣,苏璟的事情还是自家人沟通比较合适。

    马皇后笑道:“重八,看来你真不如标儿了,他已经知会过我了。”

    “这些粮食呢,他全部收购充国库,钱的话,从他太子府的供养里出。”

    朱标出钱买粮,也不用国库的钱,太子府这点财力还是有的。

    如此一来,苏璟那边好交代,朱标也能有个好名声。

    当然,朱标并不是为了名声。

    “好!”

    刚听完朱元璋就大喜道:“标儿的想法着实不错,就按这个来。”

    “标儿真是长大了不少,此事的处理,不错!”

    老朱是一眼就看出了这番操作的好处,所以支持的是没带半点犹豫的。

    “重八,你不会就想这么就完了吧?”

    马皇后朝着朱元璋说道,明显是有些失望。

    老朱眉头一紧,看向马皇后道:“妹子,我还有啥没做的吗?”

    马皇后没好气道:“你不得嘉奖一下苏先生吗?这事要不是苏先生,能这么顺利吗?”

    一切的事情,还得是从苏璟留心刘氏米行的米不对开始。

    苏璟的功劳或许不是最大的,但绝对是最关键的。

    “原来是这事,简单。”

    朱元璋笑道:“我下旨,给个褒奖。”

    要说朱元璋扣,他是真扣。

    下旨褒奖,尽管对于普通人来说是莫大的荣幸,但只是褒奖,是真的有点小气了。

    马皇后瞪了老朱一眼道:“给什么圣旨?不怕标儿的身份被发现吗?要我看,不如给苏先生一桩生意合适。”

    “上次你也去我宫里看了,那玻璃用起来着实不错,何不让把这个生意交给苏先生。”

    “苏先生本是商人,介绍生意正合适,如此一来,也不用担心暴露标儿的身份。”

    只能说,马皇后在这方面,确实心思细腻。

    朱元璋听完,便直接同意了:“还是妹子聪明,这个办法好。”

    玻璃用来装裱的作用,老朱看到了,也确实觉得好用。

    给商人介绍生意,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感谢了。

    “你啊!就知道说这些好听的。”

    马皇后吐槽了一句,但脸上的笑容却是实实在在的。

    溧水县。

    朱标刚刚看完朱元璋的传信,内容很长,包括了案件的处理全过程,涉及到的人员也都一一详细的书写在上面。

    朱标看的很仔细,因为他很想知道,胆敢动这种心思的人,都是哪些。

    每一个名字,都代表一颗人头落地。

    看完了这些名字,朱标的内心才稍稍松了口气,只觉得自己对那些受灾的百姓有了交代。

    然后就是关于苏璟购买的那些救灾粮的处理方案。

    看到自己的提议被采纳,朱标十分的高兴。

    他就怕自己的父亲朱元璋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收归国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