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要什么,就得隐藏什么(2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小看苏璟,怕是要付出代价的。

    但自己又不能说什么,如此大好的局势下,说多了反倒是会让朱亮祖有些不高兴。

    没必要。

    这种人,只有吃亏了才会长记性。

    不过这件事不算大,吃点亏也好。

    胡惟庸很清楚,就这么一件小事,无论结果如何,对苏璟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影响极其的小。

    以苏璟做的那些事情来看,一件生意而已,还不是自己操刀的,根本微不足道。

    但胡惟庸依旧让朱亮祖去做了,一方面是要看看苏璟真正的手段如何,是不是如同李善长说的那般厉害。

    另一方面,他也是想借着这件事,给朱亮祖一个教训。

    太过轻视苏璟,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日后,他们和苏璟之间的交手还有很多,一定得小心小心再小心。

    如今在这样的事情上吃点小亏,那不算什么。

    “永嘉侯,没有什么事的话,我就先走了。”

    胡惟庸说完了事情,便决定离开了。

    不过他刚想走,朱亮祖就说道:“胡左丞,稍等。”

    “怎么?永嘉侯还有事?”

    胡惟庸停下脚步,看向朱亮祖。

    朱亮祖说道:“胡左丞,这韩国公,是不是要请辞左丞相之位了?”

    李善长到底什么时候退,很多人都想知道。

    但李善长是宰相,百官之首,朱元璋对他也十分的满意。

    这也就是李善长主动透露出了要请辞的意思,别人才敢猜测。

    “永嘉侯,你为何会认为左丞相要请辞?”

    胡惟庸没回答,只是反问道。

    朱亮祖说道:“此事朝堂上下早就在传了,我就是听到了别人这么说,所以才问问胡左丞伱,毕竟你和李丞相的关系,大家都知道。”

    直接了当,没有任何的藏着掖着。

    在这种时候,胡惟庸觉得朱亮祖这样的性格,还是很不错的。

    “永嘉侯,别人怎么说,咱们管不了,但我们不能说,左丞相乃是百官之首,不是我们能议论的,陛下听到,也不是什么好事。”

    胡惟庸颇为认真的告诫道。

    越是到了这种关键的时候,胡惟庸就越发的谨慎。

    这下一任大明宰相的位置,胡惟庸心心念念很久了。

    但绝对不能急躁,为了这个目的,他忍耐克制了很久,不在乎这么点时间了。

    同样,他也不会允许其他人阻碍他实现自身的目的。

    “胡左丞,这事又没关系,放心,我不会和其他人说的。”

    朱亮祖依旧是不以为意,他可是在朱元璋面前都敢口出狂言的,胡惟庸现在还没当上丞相呢。

    胡惟庸脸色一板道:“永嘉侯,此事我不知道,以后也不要再问我了。”

    说完胡惟庸便直接转身离开了,半点好脸色都没给朱亮祖。

    “切,还没当丞相呢,就如此嚣张,胡惟庸,你最好不要让老子抓到你的把柄!”

    胡惟庸刚走,朱亮祖就毫无遮掩的说道。

    别看这些天他对胡惟庸的态度着实不错,但其实就是为了对付苏璟。

    事实上,朱亮祖对胡惟庸并不是很看得起。

    毕竟他是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拼杀获得功劳,然后才获得这永嘉侯的封爵。

    胡惟庸呢?

    文官就不说了,也没有做太多的贡献。

    只是因为和李善长走得近,一路升官畅通无阻,现在已经走到了中书左丞的位置。

    不仅如此,还有希望走上左丞相的位置。

    那可是大明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朱亮祖内心是很不服气的,然而他并没有什么办法。

    ……

    此时的山东沿海,一艘商船出现了。

    因为沿海的禁令,商船一出现,就立刻被围了起来。

    盘查的步骤那是必不可少的,各种审查,生怕是什么倭寇或是反叛军的碟子。

    ……

    应天府内。

    一个消息突然被传来出来,朱元璋向诚意伯刘伯温问询丞相人选的事。

    刘伯温直接将汪广洋和胡惟庸两个候选人都给否决了。

    当然,具体的评价没传出来。

    不用说,这当然是朱元璋派人传出来的。

    本来就是拉仇恨的,不传出去,那就没效果了。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自然是在朝堂上引起了很多议论,刘伯温当即到了风口浪尖,而李善长自然也是一样。

    因为此前李善长要请辞,那都是大家的猜测,谁也不敢确认。

    而此时朱元璋问刘伯温下一任丞相人选,等于坐实了这件事,这说明大明朝堂,即将迎来剧变。

    丞相府内。

    李善长依旧在喂鱼,虽然他处在舆论的中心,但他却没有丝毫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