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五章 放心,有事我顶着(2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了苏璟是否知道老朱真实身份的事情。

    这要是不知道,宋濂还是稍稍理解。

    “嗯?宋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大叔还能有什么身份?”

    苏璟眉头微蹙看向宋濂,第一时间并没有理解宋濂这话的意思。

    他是真没想过,宋濂会觉得自己不知道老朱身份这种事。

    怎么说呢,刘伯温就不会问这种问题。

    “原来如此,仁远伯日后还是得稍稍注意些的。”

    宋濂真以为苏璟不知道,颇有些语重心长的告诫道。

    ???

    苏璟整个人傻眼,宋濂这话啥意思?

    宋濂继续道:“老爷不是一般人,说话还是得尊重些,仁远伯年轻有为,但仍旧需要怀有一颗谦卑之心。”

    此刻的宋濂,就像是一个过来人,苦口婆心的给苏璟一些前辈的教导。

    苏璟已经彻底懵了,完全看不懂宋濂的操作了。

    “宋师,苏师他都知道的。”

    一旁的朱标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主动开口道。

    “啊?你都知道?仁远伯,你清楚?”

    宋濂一愣,然后惊讶的看向苏璟道。

    这会苏璟总算是明白了过来,宋濂还真以为他不知道老朱的真实身份呢?

    “宋大人,你好歹也是翰林院承旨,这大明能指使你的,还能有谁呢?”

    苏璟笑着反问道。

    翰林院承旨那可是正三品官,虽然够不上一二品,但因为其特殊的职能,基本上只属于皇帝一人才能指挥的部门。

    即便是王公侯爵丞相尚书,对翰林院也没有太多节制的能力。

    这么简单的道理,苏璟是真的想不到,宋濂这个老学究能没反应过来。

    “仁远伯,你既然知道,那为何还……”

    宋濂顾不上自己的蠢笨,只想要知道宋濂这么大胆的原因是什么。

    整个大明,能和朱元璋这么说话的,想必也没有几个吧。

    苏璟的智慧才能都毋庸置疑,不应该不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呀。

    苏璟看着宋濂笑道:“宋大人,我自然有我的理由,感谢你的提醒,不过宋大人还是担心自己比较好。”

    宋濂作为历史名人,苏璟对于他的事迹还是有些记忆的。

    宋濂在大明开国没多久,正是这洪武三年的时候,因为失朝被处理降职。

    之后一直是起起伏伏,直到告老还乡之后,因为他的儿子牵扯进了胡惟庸案之中,导致他差点被老朱直接嘎了。

    全靠太子朱标和马皇后力保,但后来还是在去四川的路上病死了。

    “嗯?仁远伯这是何意?”

    宋濂有些意外道。

    对于苏璟能够预知的事情,他并不清楚。

    苏璟淡淡道:“宋大人,最近是不是陛下又让你续修《元史》了?”

    去年的时候,《元史》修成,宋濂也因此当上了翰林院承旨。

    “仁远伯消息灵通,欧阳佑等一众儒士采的元朝事迹回朝了,陛下便命我继续续修《元史》。”

    宋濂点点头道。

    虽然这件事不算是什么机密的事情,但苏璟知道还是让他有些意外的。

    苏璟继续道:“这就对了,等宋大人修好了,记得上朝的时间一定记好了,千万不要误了。”

    这点小事,苏璟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宋濂的。

    怎么说现在的宋濂也是推广科举教育体系大的主力,他继续在翰林院承旨的位置才好,甚至升官才好。

    “上朝之事,每日如此,仁远伯的担心有些太过了。”

    宋濂毫不在意道。

    这身在大明,谁不知道老朱对于守时是相当看重的。

    每日的早朝虽然对于不少年老的官员来说都是很辛苦的一件事,但很少有人会迟到。

    同时,老朱也十分讨厌手底下的官员因病告假这种事。

    因为老朱认为,一点小病就不想干活了,这是一种渎职的表现,带病工作才是正常官员该做的。

    当然了,他对自己也十分的严格,这一点是挑不出毛病的。

    所以呢,大明上下官员,上朝的事情都非常重视,失朝也是大事,轻易是不会出现的。

    看着并没有在乎的宋濂,苏璟也只能无奈作罢。

    尊重他人命运,他做这么多已经足够了。

    倒是一旁的朱标朝着宋濂道:“宋师,学生以为还是稍稍注意些的好。”

    苏璟从不说无用之话,但凡是告诫的事情,放在心上是绝对不会错的,身为苏璟身边呆过时间最长的人,朱标一直都牢记。

    “我明白了,我会记着的。”

    这太子朱标都告诫了,宋濂终究还是将事情放在了心上。

    “对了,宋大人,之前诚意伯和我说,你也想要一副眼镜是不是?”

    苏璟朝着宋濂问道。

    这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