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三章 货币的四个发展阶段(2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烦意乱,连政务处理都是心不在焉。

    得知苏璟开课,他立刻就好奇了起来,而很快他又知道,这课不是给朱标一个人上的,而是五个儿子一起上。

    老朱没犹豫,立刻就跑过来了。

    要说苏璟讲课,每一次都能给朱元璋带来不少的思考,也能为大明预见不少的问题。

    只不过,最近因为这乱七八糟的事情,苏璟还真就很久没上过课了。

    到底是谁啊?

    苏璟你小子,喝水倒是喝快点!

    老朱靠在窗边,心里默默的嘀咕着。

    他脸上好奇的表情,可不比他的儿子差,毕竟苏璟说的货币课程,正对上了现在他要印制的大明宝钞。

    而之前在牢狱之中的两次会面,苏璟都提醒了他,这大明宝钞不是那么好印的。

    老朱嘴上说着不在乎,心里可是一直都惦记着。

    这会,自然是要非常着急,想让苏璟多讲点,讲快点!

    “咳咳。”

    苏璟顺了顺嗓子,看着面前的几人道:“你们可有人知道,这个让交子由民间变为官方的关键人物是谁啊?”

    沉默!

    朱标朱棡都是读了很多书的人,他们两个都不知道,其他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不知道也没关系,我说出来你们兴许知道他。”

    苏璟笑笑道:“这个人就是北宋的张咏。”

    “苏师说的可是宋太宗宋真宗时期的两朝名臣,官至礼部尚书的张咏?”

    朱标立刻询问道。

    “应该是吧。”

    苏璟不是很确定的回答道。

    张咏对他来说,就只是历史书上,讲到北宋交子内容时候提及的一个人名,至于具体的事迹还有官职,他还真不是很清楚。

    朱棡道:“张复之乃是治蜀名臣,《张乖崖集》更是十分有名,此人当真了得!”

    苏璟点头道:“没错,张咏非常厉害,让交子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纸币,贡献非常!”

    “苏先生,听您说了这么多,您的意思是,纸币才是主流吗?现在大明宝钞要印制了,苏先生觉得这是极好的事情吗?”

    朱棣开口道。

    这并不是他感兴趣的内容,但他依旧在认真的思考,只不过他能想到的,只有对现在大明的优劣。

    这一点上,朱棣的务实精神还是和朱元璋很像的。

    老四,问得好!

    旁听的朱元璋忍不住在内心赞叹了一句,朱棣问的,正是老朱所关心的。

    大明宝钞的印制,有什么缺陷?需要什么改进?

    “燕王这个问题问的好!”

    苏璟还是一如既往的鼓励,不过刚鼓励完他就话锋一转道:“不过这个问题不着急,等我把这堂课讲完了,你们应该自己就能找到答案了。”

    苏璟,你小子能不能干脆点!

    老朱真是被苏璟给气死了,竟然来了这么一招。

    “是,苏先生,学生一定认真听讲。”

    朱棣点点头道。

    苏璟恢复了节奏,说道:“好,我把货币发展的历史,简单的和你们讲了一遍,现在,我需要你们思考一个问题,货币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苏先生,这还不简单么,货币的本质不就是钱么,钱就是用来买东西的啊。”

    朱樉举手回答道。

    苏璟反问道:“好,秦王,那钱又是什么?”

    朱樉一愣,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朱棡说道:“苏先生,我以为货币代表的是可以用于购买商品的凭证,金银可以充当这个凭证,宝钞也可以。”

    “嗯,不错,晋王你的思考很好。”

    苏璟点头道:“凭证一词用的不错,说的直白点,也可以叫做一般等价物,一种用来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商品?”

    朱橚疑惑道:“苏师,货币就是货币,又怎么可以是商品呢?”

    在朱橚的脑袋里,钱是钱,商品是商品,这两者显然不可以混为一谈。

    “对啊,苏先生,五弟说的对,货币和商品是两码事。”

    朱樉附和道。

    苏璟笑道:“好,既然你们觉得是两码事,那我们就来说道说道,首先说一下货币发展的第一阶段,以物易物,举个例子,一只羊换十只鸡,这是一次货物的交换对不对。”

    “若是到了货币发展的第三阶段呢?一只羊值五钱银,如果有一个养羊的农户,想要买鸡吃,那就得先把羊卖了,换成银子,然后再用银子换成鸡对吧。”

    “在第一阶段的时候,一只羊等于十只鸡,羊和鸡都是商品;而到了第三阶段,一只羊等于五钱银等于十只鸡,羊和鸡也都是商品,那这五钱银为什么就不能是商品呢?”

    “难道不是因为五钱银这个商品和一只羊的价值相等,所以人们才愿意交换的吗?”

    苏璟的话说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