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九章 经济发展的上中下三策(2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苏先生,我也是受陛下所召,前来看看太子殿下的。”

    以君臣俩,俨然是一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样子。

    “儿臣拜见父皇!”x5

    此刻朱标几人也走到了书房门口,见到朱元璋,那是立刻下跪行礼。

    朱元璋立刻道:“行了,都起来吧,你们刚上完课,回去好好消化消化,不用在这呆着了。”

    “是,父皇!”X5

    五人随即起身退下,他们也明白,接下来的事情,不是他们可以掺和的了。

    等到人走了,老朱这才看向苏璟道:“苏璟,朕就是随便过来看看,你别多想啊。”

    苏璟笑道:“陛下不必解释,苏璟明白,不过我看诚意伯也在,是不是陛下有什么疑惑未解?”

    “苏先生,是这样,刚才我和陛下在书房外……”

    “咳咳!”

    刘伯温正要和苏璟说话,却被朱元璋的咳嗽声直接打断。

    刚才才说的来随便看看,刘伯温现在就直接说刚才在书房外偷听的事情,这岂不是自己把自己给暴露了。

    “臣多嘴了。”

    刘伯温立刻低头道。

    朱元璋摆摆手:“无事,不过既然伯温提了,那朕也想问问你,苏璟,你觉得大明真的就是发行不了纸币了吗?”

    刘伯温还是懂朱元璋,刚才他可不是多嘴,而是故意的。

    就是给老朱一个台阶,好让他可以顺理成章的把自己想问的问出来。

    这配合,只能说相当娴熟。

    苏璟回答道:“陛下,刚才我说的很清楚了,大明是现在不适合发行纸币。”

    朱元璋面色微变,说道:“你说可能几百年都不合适,那和不能发行有啥区别?”

    “陛下这话说的,大明啥时候能发行纸币,那不是看您么。”

    苏璟立刻道。

    “怎么又和朕有关系了?”

    朱元璋愣了一下道。

    苏璟淡淡道:“看来陛下的记性不太好,咱们在溧水县刚见面那会,诚意伯也在,我不是和陛下说了一个丐帮和皇帝的故事么。”

    “现在这大明能不能发行纸币,那不都是一样的道理么。”

    朱元璋回忆了一下,但奈何他每日的事务实在繁多,和苏璟的第一次见面,都是快一年前的事情,他是真的记不起来了。

    “有这事?”

    老朱皱着眉头道。

    “陛下,苏先生的意思是,纸币能否发行看的是大明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大明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由陛下所决定的,故而纸币能否发行得看陛下。”

    刘伯温在一旁帮着朱元璋解释了一下。

    听完刘伯温的话,朱元璋还是没想起来,但苏璟的意思他明白了。

    “苏璟,你不要忽悠朕,朕是皇帝不错,但大明的经济发展成什么样,也不是朕一人能决定的。”

    朱元璋直接说道。

    老朱很霸气,但他并不是自大的霸气。

    相反,他对自身的能力有很清楚的认知。

    手下的能兵强将也是用的很多,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事务,通常也愿意放权给手下的人。

    当然,主要是在起义的阶段,老朱对手下人还是颇为信任的。

    在搞钱这件事上,朱元璋很清楚自己没这方面的才能。

    苏璟微微一愣,这样的老朱,他还真是在史书上没见过的。

    “陛下,您可是一代圣君,苏璟相信大明在您的带领下,肯定会一步步走向辉煌的!”

    苏璟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一顿马屁拍上了。

    毕竟这时候不是单独两人在场,还有个刘伯温在,该给老朱的面子要给。

    朱元璋脸色微变,顿了顿道:“苏璟,你也不用这么说,大明是朕开创的,自然会竭力治理好大明的,这经济之事,的确不是朕之所长。”

    苏璟又道:“陛下,您谦虚了,开创大明这等丰功伟绩,已经是世所罕有,谁也不是全能的,但苏璟相信,以陛下之才智,即便是不善长,依旧可以很快的学会并且精通的。”

    这一番连环马屁,虽然很生硬,但马屁终究是马屁,老朱听得那是相当的高兴。

    苏璟的夸赞,平日里可不是那么容易听到的。

    这让一旁的刘伯温看的有点不知所措,苏璟在他的心里,和现在拍马屁的形象那是相距甚远。

    刘伯温甚至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见到了幻觉。

    苏璟是何等才智通天,现在这样子,简直就像是一个佞臣一般,只顾着说好话了。

    “行了行了,苏璟,这些话就说到这吧,朕还是想问你,大明现在国库不丰盈,财政上有所困难,你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朱元璋把话题拉到了原本的路线上,大明的财政问题。

    大明宝钞,老朱现在肯定是不会发行了。

    但大明的财政紧缺问题不会就此消失,还是需要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