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六章 陈忠自缢,死亡讯息(2 / 2)  大明:寒门辅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徐二牙可值多少两银。”

    “岂有此理!”

    顾正臣一拳砸在桌案上,怒不可遏,冷呵一声:“卖给谁了?”

    林山微微摇头:“这些事都是陈忠、周洪等人一手操办,而且多在夜里进行,我等夜间并不外出,故不知情。”

    便在此时,杨亮、张培匆匆跑来:“县尊,不好,前狱头周洪失踪,前典史陈忠在家中上吊自杀。”

    顾正臣目光凛然,看向张培。

    张培微微点头:“陈忠死了,大概在一个时辰之前。”

    顾正臣握了握拳头,甩袖道:“带我去!”

    陈家在句容城西,一座二进院。

    陈忠的尸体已经躺在了芦席之上,白布遮盖,陈忠的妻子陈氏与女儿陈静身着白衣,头缠白布,跪在一旁泣不成声。

    顾正臣安抚几句,看了一眼仵作宋二,宋二上前掀开白布仔细查看一番禀告:“县尊,死者喉结上有绳索勒痕,呈紫红色,一直延伸至左右耳后,死者牙关紧闭,身上并无其他伤痕,且衣裳干净整齐,初步判断,是整理衣冠之后,自缢而亡。”

    衙役杨亮取来一根绳子:“这是自缢绳索。”

    宋二再次检查之后,确系为自缢。

    顾正臣看着死去的陈忠,此人颇有手段,懂得利益均分,是一个能干之人,如此之人竟然自缢,多少有些令人难以相信。

    “陈氏,陈忠为何自缢,你可知情?”

    顾正臣转身看去。

    陈氏悲痛不已,哽咽地:“县太爷,今日老爷在书房看书,不准人打扰,后来衙役登门时,才进入书房,不成想老爷已是……”

    “带本官去书房。”

    顾正臣走出不多远,便至书房,门打开着。

    走入房中,可以看到歪倒在地的高凳,一个长桌案,临墙都是书架,摆满龄籍。

    桌案之上,搁着一个茶碗。

    铺开的纸张还是空白,毛笔搁在砚台旁,墨已研开。

    顾正臣坐在了椅子上,看着一旁的《春秋》,见其似夹着东西,微微鼓起,便打开书,看着夹着的纸张,眉头微皱。

    “这是?”

    杨亮有些吃惊。

    顾正臣一点点展开纸张,铺在桌案上,只见上面写着两行字:

    自知罪孽深重,

    唯有以死谢罪。

    顾正臣看着褶皱的纸张,眉头紧锁,这字迹,应该是陈忠的。

    “县尊,看来这陈忠知事情败露,选择了自杀。”

    杨亮见此,在一旁道。

    顾正臣收起纸张,重新夹在书中,将书收至袖子里,看向陈氏:“今日陈忠可有会客?”

    陈氏摇头:“我们在后院,并没听到有惹门。”

    顾正臣起身,打开一旁的茶碗看了看,茶水没怎么喝,早已冷透,从桌案后走出,低头看向地面,拿出手帕,从地上捡起一枚形似竹叶之物。

    “茶叶?”

    顾正臣看了看,还有些湿润,起身检查一番,对陈氏了句“节哀”便离开了陈家。

    回到知县宅,顾正臣坐在院子里,看着陈忠遗留的纸张出神。

    张培有些不解地问:“老爷,那陈忠是自缢,这一点应该无误,畏罪自杀,没什么可想的吧?”

    顾正臣看了一眼张培,呵呵笑了笑,摇头:“你只对了一半,那陈忠自缢身亡,这应该没错。但畏罪自杀,可不尽然。”

    张培满脸疑惑:“他若不是畏罪自杀,又如何自缢身亡,这不是两相矛盾?”

    顾正臣晃了晃手中的纸张:“自知罪孽深重,唯有以死谢罪。这确实为陈忠所写,但也是陈忠在告诉本官,有人在逼他自缢!”

    “什么?”

    张培震惊不已。

    顾正臣看着陈忠所留纸张,缓缓:“张培,试想一个将死之人,一个畏罪自杀之人,书写下遗书遗言,为何要多次折叠,塞入书中?他既已知罪孽深重,为何不直接将这纸张留在桌案之上,让人一眼看到,岂不是更能明他死前已有悔过?”

    “这……”

    张培想着,这个举动确实可疑。

    顾正臣起身,继续:“将死之人,所留最后之言,定不会遮遮掩掩,藏匿在书中,要知这并非留给陈氏母女的家书,而是留给县衙,留给本官看的!可以肯定,陈忠多此一举,不是画蛇添足,而是意有所指!你还记得那一片茶叶吧?”

    “记得。”

    张培点头。

    顾正臣面色凝重:“那茶叶与陈忠杯中茶叶一致,但陈忠茶碗中的茶水根本没动过,不可能有沏过水的茶叶落在地上,除非当时书房里还有另外一个人,而那个人,则是逼迫陈忠自缒真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