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九章 被专家害的……(2 / 2)  大明:寒门辅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顾正臣询问。

    王志愣了下,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冯重接了过来:“今年垦荒田亩只有二百来亩,平均到每户人家,也就多了一亩地。”

    顾正臣将目光投向冯重:“垦荒不可行,对吧?”

    冯重微微点头。

    垦荒需要耗大气力,垦荒之后,地也不是一年就适应庄稼的,生地熬成熟地,也需要两三年,四五茬收成。

    再说了,六里甸百姓就这么多,垦荒出来也需要有人能种,能打理才行啊。

    这些田都要打理不过来,累死累活,你就是垦出来地,一户人家垦出五十亩来,一百亩来,别说一个丁口,就是三个丁口也拾掇不过来啊。

    没人收拾的地,就是荒地,荒地的庄稼,杂草丛生,一年收成未必能比种粮多。

    冯重想起什么来,连忙说:“县太爷,我倒是听到一个消息,兴许是一条富民之路。”

    “哦,说说。”

    顾正臣对冯重的话寄予厚望。

    冯重清了清嗓子,认真地说:“隔壁村里,有个光棍名为许头,只因一脸麻子,人生得丑陋,加上家境不好,总无媒婆上门。但在二月里,许头成亲了。”

    顾正臣皱了皱眉。

    让你说如何让百姓增收,不是让你丫的讲八卦。

    冯重看出了顾正臣的疑惑,连忙说:“听说许头之所以能成亲,是因为家里变得殷实了,有了钱财。”

    “哦,他从何处弄来的钱财?”

    顾正臣询问。

    冯重咧嘴:“养猪。”

    “养猪?”

    “没错,就是养猪,他家里养了五头猪,就是这五头猪,让他家中变得殷实起来,说来也是得了县太爷的好处。”

    “这与我有何关系?”

    “县太爷,句容县城多了许多人,那肉铺子缺猪,免不了差人四处收猪。可巧,许头家猪多,肥膘多,那肉铺子也舍得给钱,五头猪,硬是给了七贯钱,听说那许头又开始养猪了……”

    顾正臣总算是听明白了,也清楚了一条致富之路。

    这不能怪自己想不到养殖致富,这丫的全都是被后世的那些专家给害的,说什么养猪污染环境,然后就禁止百姓家养猪,说什么养鸭子污染池塘,然后就禁止养鸭子,说什么养家禽容易得病,所以……

    一群专家,坐在高楼大厦里面指挥着乡村的事,娘批的,害自己多少年没吃过年猪,多少年没吃过自家养的家禽了,以至于穿越过来,连百姓家发展养殖副业这种事都忘记了!

    老子在大明,让百姓养猪,谁敢说一句污染环境,说养鸭子污染池塘,一定让张培这小子神不知鬼不觉弄死他。

    不懂就别丫的张嘴,自古以来,百姓就是百业,所有工艺,所有产业,都是百姓弄出来的!百姓家养几头猪咋啦,姓社还是姓资了,吃你家粮还是吃你家菜了?

    咱现在是知县,什么专家也不好使,自己说了算。

    以农业为基,以棉纺织为先导,以家禽瓜果蔬菜为辅,自己不信带不富句容的百姓,不信解决不了句容百姓的吃饭问题!

    冯重看着面色狰狞的顾正臣,小心地后退两步,周长这个老头子也是个惜命的,这都哆嗦到了门口去了,王志不知道县太爷这是咋啦,人家养几头猪发了财,不至于如此深仇大恨吧?

    顾正臣抬起头,看着几个人都站起来了,还不在跟前,不由愣了下,厉声道:“你们这是干嘛,坐过来!”

    冯重小心翼翼,轻声说:“县太爷,你刚刚可有些吓人,你不会打我们吧?”

    顾正臣白了一眼冯重,咬牙说:“老子要打的是专家,不是你们。”

    “专家?六里甸没姓专的啊,有这个姓吗?”

    冯重有些忐忑。

    顾正臣哼了声,起身道:“你说得很好,解开了本官一个困惑。养殖家畜是一个不错的法子,就如此定下吧。”

    冯重看着顾正臣,连忙说:“县太爷,养殖家畜,这也未必适合每户人家吧,何况有些百姓家,连购置猪崽子的钱粮都没有……”

    「祝愿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幸福,愿大家事事顺遂,家人健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