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章 为天下人,宁烈火焚身(五千字大章)(2 / 4)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刘吉是好是坏,朕心中有数。可身为帝王,有时候为了做好事,不得不用一个坏人。」

    常风心领神会:「臣明白。」

    弘治帝道:「你办事如此得力。朕决定给予你一项特权。准你今后以锦衣卫千户的身份参加御门早朝!」

    常风心花怒放!

    得到参加御门早朝的资格,代表着进入了这个庞大帝国的权力核心圈。

    锦衣卫中,只有朱骥和两个小国舅才有资格参加御门早朝。连南、北镇抚使都没有这样的殊荣。

    常风连忙叩首:「臣谢皇上隆恩。」

    弘治帝道:「好了。你先下去吧。」

    翌日,奉天门早朝。

    官员们鱼贯穿过金水桥,进入奉天门,来到前广庭。

    常风手持刚在礼部领的笏板,走在武官班的末尾。

    一众官员们窃窃私语:「瞧,那不是锦衣卫的常千户嘛?他怎么也来参加早朝了?还带了笏板。」

    「一定是皇上破格恩赏的。他现在真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啊。」

    众臣聚齐。不多时,弘治帝在新任司礼监掌印萧敬的侍候下,来到了前广庭。

    萧敬高声道:「议!」

    首辅刘吉第一个出班:「禀皇上。臣有本奏。」

    弘治帝道:「哦?奏来。」

    刘吉清了清嗓子:「禀皇上。言官乃是皇帝的耳目跟喉舌。有监察官员的职责。是大明朝惩女干除恶的利剑。」

    「然而,太祖爷开国,定言官品级过低。譬如十三道监察御史,监察整整一个省的官员。却只有正七品。」

    「又譬如六科给事中。每科给事中监察一个部的官员。却只有正七品。」

    「品级完全配不上他们的职责重任。」

    「故而臣建议,超迁言官品级。将十三道监察御史,抬格为正六品。将六科给事中,抬格为从五品。」

    常风心中暗道:刘吉真是好手段啊!他一定听说了言官们正在串联弹劾他。干脆给所有的言官好处,让他们超迁品级。

    这是在拿朝廷的官品堵言官们的嘴。

    就在此时,吏部尚书王恕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禀皇上。监察御史、给事中为正七品,乃太祖爷所定祖制。」

    「臣身为吏

    部尚书,专管官员品级,认为官品之事涉及祖制。不应擅改。」

    刘吉一撅屁股,王恕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

    王恕才不会允许刘吉拿着朝廷官品送礼呢!他直接搬出了「祖制」这座大山,阻止刘吉的意图。

    马文升出来附和:「要说重要,大明的哪个官员不重要?言官有监察、谏言的职责;地方官有守土牧民的职责;武将有保家卫国的职责。」

    「要是他们全都说自己职责重大,要求朝廷超迁品级。朝廷迁是不迁?」

    「到时候岂不五品、六品满天飞,三品四品遍地走了?」

    马文升是王恕的至交知己。他自然要附和王恕,阻止刘吉拿朝廷官品谋私利。

    内阁的另外两名成员,刘健和徐溥也反对刘吉的建议。

    弘治帝拍板:「王卿说的很有道理。官职品级是祖制。朕敬天法祖,岂敢擅改?超迁言官之事作罢!」

    众臣山呼:「皇上圣明!」

    刘吉尴尬的恨不能脚抠三进宅院。

    下了朝。众臣三三两两的离开奉天门。刘吉就像是一根被霜打了又被寡妇摘走的大茄子,无精打采的。

    马文升则走到了常风面前:「常小友,五品千户持笏板参加御门早朝。这恐怕是大明朝开国头一遭啊。」

    「皇上待你,与待群臣不同。」

    常风恭敬的说:「下官定当结草衔环,报答皇上隆恩。」

    散朝之后,常风回到了锦衣卫。

    由于他早晨要参加早朝,今后用不着再找北镇抚使孙栾点卯了。

    徐胖子已经坐在了他的值房里。

    徐胖子吐沫星子横飞,跟两个小国舅讲着他老祖徐达当年在草原上的威风。

    两个小国舅被徐胖子唬得一愣一愣的。时不时发出「哦,噢」的惊叹声。

    徐胖子见常风回来了,对两个小国舅说:「石文义在校场那边领着力士们练习纵狗寻银,你们不去看个热闹?」

    张鹤龄一拍手:「好哦!我这就去!」

    两个小国舅离开了值房。

    徐胖子问常风:「常爷,有个事我想不明白。你为何急着让人把王元威杀了。这明摆着是帮刘吉呢!」

    常风给自己倒上了一杯茶:「对。我是在帮刘吉。」

    徐胖子不解:「你该不会巴望着刘吉是首辅,想让他当你靠山吧?」

    常风哑然失笑:「我如今的靠山有两座。一座在乾清宫,一座在坤宁宫。不比刘吉大多了?我用得着找刘吉做靠山?」

    徐胖子追问:「那你为什么包庇一个庸相?」

    常风道:「胖子,你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