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2章 一张大网(2 / 3)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常风换了个思路。既然不能让德升昌商行关门歇业,就掐断德升昌的供货来源。

    常风喝了口茶,微微一笑:“卖倭货这么好赚。我都想试试这门生意了。”

    “你们商行里的倭货,是从哪儿进的?”

    张鹤龄刚要开口。张延龄却给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噤声。

    张延龄道:“常大哥。你要想做这桩生意,我们可以给你两成干股。就当是孝敬救命恩人了。”

    “倭货的来源,我们不能告诉你。做生意要守诚信。我们答应了供货的人,不透露他的身份。”

    张延龄是个人精。一眼看穿了常风的想法。

    常风无奈:“我说二位国舅。你们干这等生意,往大了说叫里通卖国知道嘛?”

    张鹤龄一听这话,火气“蹭”一下上来了:“要是我们里通卖国,那大明里通卖国的人多如牛毛!”

    “实话告诉你吧。做倭国生意的人海了去了!各地方县、府、三司、督抚衙门都有!六部也有,就连内”

    常风一愣:“你是说内阁?”

    张鹤龄自知失言,连忙往回找补:“我说就连内官之中,那些市舶司的公公们,也参与其中。”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三大市舶司的公公们参与了走私贸易,倒在常风的预料之中。

    张延龄道:“没错。天下做倭国生意的人那么多。常大哥为何只盯着我们张家不放?”

    “还是那句话。你想掺和这门生意,我们给干股。你什么也不用管,按月拿分红便是。”

    “你想劝我们断了这门财路。我们绝对不会同意。”

    常风道:“罢了。话我已经说到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常风起身准备离去。

    张延龄却叫住了他:“常大哥,我们哥俩拿你当恩人。不能眼巴巴看着你跳进刀山火海。”

    “有句话我们要提醒你——不要跟整个朝堂为敌!”

    常风眉头一皱:“我就查个倭货,怎么就跟整个朝堂为敌了?”

    张延龄叹了声:“大家心照不宣。你应该知道海商们身后站着多少人,多少官。”

    “每年通过跟倭国贸易赚钱的人,浩如星海。”

    “自古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你断人家的财路,人家会断你生路的。”

    张延龄说这话,是真心替常风着想。

    万万没想到,张鹤龄这厮嘴上没有把门的,竟然附和了一句:“没错!领兵的人挡了那群人的财路,那群人都说杀就杀!”

    “为了杀一个人,不惜打一场仗。”

    常风面色一变:“什么?寿宁侯,你所说那个领兵的人是谁?是不是福建的尤天爵?”

    张延龄被大哥气得七窍生烟,此等机密、敏感之事,怎么能透给锦衣卫的常屠夫?

    张延龄道:“啊,常大哥,我哥这人你还不清楚嘛?整天胡言乱语。他就是吓唬你。”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为了你好。”

    多年的锦衣卫生涯,让常风有了敏锐的嗅觉。他从张鹤龄的话音中闻到了味道。

    尤天爵之死,绝对有内情。

    常风又坐下了:“不成。你今日得把话说清楚,谁挡了谁的财路。谁不惜打一仗也要杀掉谁?”

    张鹤龄不再搭理常风。吩咐仆人:“去,撤了茶,给我上一壶酒。”

    片刻后,仆人送来了酒。张鹤龄刺溜刺溜喝着闷酒,一言不发。

    张延龄也干坐着,决口不言。

    大厅内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常风知道,张家兄弟不想说,他是问不出来的。

    他又不能也不敢给两位国舅上刑逼供。

    万般无奈之下,常风只得离开。

    如今常风是锦衣卫实际上的掌柜,手下有八千袍泽效力。很多事不用亲历亲为去查。

    他回了锦衣卫,找到了自己的心腹得力干将张采。

    常风道:“张采,再交给你一件差事。查出德升昌商行的倭货来源。”

    张采办事干练,拱手道:“是,属下这就去查。”

    常风打定了主意,为了尤天爵,这回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当日下晌,刘瑾来到了锦衣卫。

    李广死后,刘瑾取代他,成为了坤宁宫中最受宠的宦官。张皇后依仗为心腹。

    更别提,太子朱厚照将他视为最信任的大伴儿了。

    朝中官员都说,刘瑾刘公公进司礼监是迟早的事。

    刘瑾开门见山:“小叔叔。我听二位国舅说,你要断他们的财路?”

    常风一愣:“他们找你了?”

    刘瑾道:“刚才皇后娘娘让我给他们送一些赐物。他们跟我抱怨你来着,说你不拿他们当自己人,还,还.”

    常风问:“还什么?”

    刘瑾答:“还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常风叹了声:“唉,尽自己的本职,怎么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