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4章 朕的终身大事,就拜托给姨父了(打赏万字章)(2 / 7)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动作之前,先稳住他们。”

    “破奴和妙心已经巡视完两淮盐场,马上要去杭州巡视两浙盐场,又会揪出一大堆涉案文官。”

    “皇上圣明啊。打蛇之前若打草,必惊蛇。”

    “让他们回京是对的。得先装出见好就收、偃旗息鼓的样子,麻痹文官。”

    刘瑾举起了大拇指:“小叔叔,您跟先皇是君臣相知。跟今上亦是君臣相知啊!皇上就是这样想的!”

    “破奴这一回虽未巡视完所有盐场。但已经给国库追回了三百八十万两。给内承运库充实了三百万两以上。”

    “这是大功一件。连升四级实至名归。破奴过完年才二十岁啊,就已经贵为正五品。依我看,用不了十年他就会成为大明自开国以来最年轻的部院大臣!”

    常风笑道:“那就借刘公公吉言了。走,吃饺子去。”

    刘瑾却道:“且慢。公事还没说完呢。皇上旨意.今夜他想私下见见住在礼部四夷馆的屁来屎。命你办理此事。”

    皮莱思进京已有一个月。然而,正德帝却始终没见上面——内阁反对。

    内阁的理由很充分:佛朗机并非大明藩属国。其使者不属于藩属正使。不配与尊贵的大明天子相见。

    正德帝无奈,只得先服软。如今他所做的一切事,都服务于明年即将开启的朝堂清洗计划。在对辅政们发动致命一击之前,他需要暂时隐忍。

    可是强烈的好奇心又驱使他迫不及待的想见到西洋使者。

    于是他干脆将这件事交给常风办。

    在少年天子的眼中,老狐狸常风是个无所不能的干练之人。这等小事一定能够办好。

    常风道:“此等小事,我两个时辰就能办妥。你先去饭厅吃饺子。吃完陪糖糖、黄元他们聊会天。下晌我便回来了。”

    一个半时辰之后。礼部主客司郎中于安民家中。

    于安民今年四十岁,是个满嘴仁义道德的标准文官官僚。

    大明的礼部,相当于后世的外交部+教育部+宣传部+文化部+宗教局。而主客司则是专管外交的。

    于安民就相当于大明的外交部长。

    于安民正在大厅之中,听四个儿子齐声背诵文天祥的《正气歌》。

    这是于家过小年的固定节目。用老于的话说,这是于家的家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于安民闭着眼睛,听着四个儿子朗朗的背诵声。

    背完之后,他教导四个儿子:“为人者,当以文天祥为榜样,一身浩然正气,不惧奸邪,无惧生死.”

    就在此时,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常风。

    常风拍了拍手:“说的好,说的好。于郎中,小年好啊。”

    于安民见到常风一愣,下意识的一缩脖:“常屠.啊不,常都督,你怎么来寒舍了?”

    常风毫不客气的坐到了椅子上:“来给于郎中你拜早年啊。我又不是索命的阎罗王,你刚才不还教导孩子们要不惧奸邪,无惧生死嘛?怎么见了我脸都白了?”

    于安民吩咐四个儿子:“你们先出去。”

    四个儿子走后,于安民走到了常风面前:“常都督,我似乎没得罪过你啊。”

    常风道:“可你犯了国法。锦衣卫有纠察百官不法情事的职责。”

    于安民战战兢兢的说:“常都督怎能凭空污人清白?”

    常风从怀中拿出了一个小册子,翻开其中一页,念道:“弘治十八年,七月十二夜。礼部主客司主事林彦欲擢升员外郎。向直属郎中于安民行贿五百两。于安民在本部堂官面前大力举荐,林彦得偿所愿。属纳贿卖官。”

    于安民听了这话,更加面无血色。

    常风道:“我知道六部主事想升员外郎,要给直属郎中送银子、求举荐。这已成官场不成文的陋规。可这项陋规是犯王法的。”

    “我现在就能以纳贿卖官的罪名,将你关进诏狱。你这个年得在诏狱过了。”

    于安民“噗通”就给常风跪下了。

    文人通常有着灵活的道德观。平日里跟文官同僚们喝酒,于安民总是说什么:“我与阉党厂卫不同戴天。”

    真正犯在了厂卫手中时,他跪得比谁都麻利。

    说句题外话,当年清军入关后一路南下。途径的每一座城都有一堆一身“浩然正气”的地方文官开城跪迎。剃金钱鼠尾,这帮道德君子比谁都积极。早就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抛到了九霄云外。

    言归正传。

    于安民又怕又急。他的脑门上沁出了汗珠:“常都督,您是了解六部的!六部之中,以礼部最为清贫。”

    “我这等礼部的司官,也就能拿几个荐人的银子。其余五部的司官,哪个家里没有个万把两银子?我收这五百两还不够他们买个上等扬州瘦马的呢!”

    “您何苦盯着我不放呢?”

    常风道:“罢了,我懒得跟你脱裤子放屁。明跟你说了,我今日让你办一件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