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9章 十月初八,亲政(2 / 3)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也不好得手。”

    王妙心道:“是啊,绑首辅、阁员的确不可行。为今之计.咱们只能等。”

    常风微微颔首:“对。刘、谢既然定下十月初十除虎,初九夜里总要将虎罪箱转移到手边。要知道,所谓虎罪箱可不止是一个箱子。而是近千份罪状、证词和两百多个活生生的证人。”

    “若要转移到他们手边,动静肯定小不了。实在不成.咱锦衣卫以抓捕鞑靼奸细的名义,硬从刘、谢手中抢人。”

    十月初八,奉天门早朝。

    今日早朝比平时晚了整整一个半时辰。因为大婚翌日,皇帝要穿冕服,带着穿翟服的皇后去慈宁宫拜见太后,行八拜大礼。

    日上三竿,正德帝终于来到了奉天门前广庭。

    一众文官叩拜后。刘健正要聒噪昨日正德帝命太监代天赐酒于礼制不合呢。正德帝却发动了偷袭!

    正德帝高声道:“刘瑾,宣亲政诏!”

    亲政?这真是平地响起一声雷,群臣目瞪口呆!

    刘健违礼,抬头看了正德帝一眼,心中暗骂:亲政?经过我这个辅政首席同意了嘛您就亲政?

    谢迁亦是心里咯噔一下:皇上突然宣什么亲政诏。这他没跟我和首辅商量过啊!

    其实,从制度上讲,正德帝在大婚后亲政是理所应当的。刘健、谢迁想拦根本拦不住。

    他们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刘瑾开始宣读《亲政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扬扬千言的亲政诏宣读完毕。正德帝道:“列位爱卿,朕自即日起正式亲政。伱们要一如既往,悉心辅佐朕延续弘治朝的盛世。”

    “刘先生、李先生、谢先生以为然否?”

    刘健、谢迁还未从震惊中缓过神来。

    李东阳“噗通”跪倒在地,“梆梆梆”猛磕三个响头:“皇上乃是圣明天子,定能为大明延续盛世!臣愿结草衔环,肝脑涂地,实心用事!”

    刘健、谢迁这才反应过来。不管他们乐意不乐意,正德帝亲政已成既定事实。他们只能学着李东阳,说些过年话。

    在三位阁老的带领下,文官班齐齐表态,要在正德帝亲政后实心用事云云。

    正德帝又看向了武官班。

    武官们亦齐齐表态,要在正德帝亲政后精忠报国、誓死捍卫江山社稷云云。

    文武官员们表态完毕,正德帝道:“朕亲政后的第一道旨意,于惜薪司旧仓内设内行厂。内行厂职责为监管西缉事厂、东缉事厂、锦衣卫!”

    “命司礼监秉笔刘瑾,兼任内行厂提督太监一职!”

    锦衣卫头上是东厂,东厂头上是西厂,西厂头上又多了个内厂。

    正德帝这明摆着是要加强厂卫的力量,巩固皇权。

    刘健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禀皇上”

    还未等刘健说出反对之言,正德帝立即打断了他:“这是朕亲政后的第一道圣旨。难道首辅就要反对嘛?”

    “首辅是觉得朕的这道旨意错了,还是觉得朕亲政错了?”

    这话很噎人。

    刘健只得道:“臣不敢。”

    正德帝道:“西厂督公谷大用、东厂督公张永、锦衣卫都督佥事常风何在?”

    常风出班:“臣在。”

    原本侍立正德帝身后的谷大用、张永亦走到了正德帝面前跪倒,齐声道:“老奴在。”

    正德帝道:“你们三人,今后要唯刘瑾马首是瞻!监察百官不法情事、探查敌国军情事,今后统归刘瑾决断。”

    常风等人齐声道:“臣遵旨!”

    正德帝笑道:“好!今后咱们君主、外臣、内官一心。定要让大明富强昌盛!”

    众臣山呼万岁。

    早朝散后,刘瑾、常风、谷大用、张永来到了惜薪司旧仓地,几名蕃役已经将内行厂的匾额挂了上去。

    四人来到了大堂中议事。

    常风笑道:“刘公公的嘴够严的。之前竟未透露关于设立内厂的只言片语。”

    刘瑾道:“咳,此乃机密要事。皇上有旨命我保密。”

    “虽说在名义上内厂管西厂、东厂、锦衣卫。可要论办秘密差事,你常都督是咱们四人中资历最深的。遇事我会多多向你请教。”

    常风敏锐的发现,刘瑾不再称呼他为“小叔叔”,而称官讳。

    常风拱手:“请教不敢当。今后属下尽心辅佐刘公公办差便是。”

    刘瑾道:“三厂一卫当下最要紧的事便是查找那个劳什子虎罪箱。不过在此之外,别的差事也要办。”

    “皇上亲政的事很突然。官场也好民间也罢,定有人要嚼舌根。凡有人敢在街头巷尾妄言亲政大事者,一律缉拿,杖责流放!”

    张永提出了反对意见:“因言治罪?不好吧?”

    刘瑾面色一变:“我不是在跟你们商量。这是我这个内厂督公的钧令。”

    张永不再多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