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5章 迟早把大明闹亡了(3 / 3)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是在胡闹!是在动摇大明朝的根基!”

    张彩是阉党骨干,刘瑾最看重的人。同时也是如今朝堂上唯一敢当面跟刘瑾呲牙的人。

    刘瑾这人也很怪。别人跟他呲牙,他杀别人全家。

    张彩跟他呲牙,他不仅不怒,反而觉得张彩能言敢谏。平日里,他都称呼张彩为“先生”。

    可是这一回,张彩也劝不住刘瑾了。

    刘瑾语气平和的说:“张先生,我心意已决。此事断然要施行。”

    张彩有些发急:“卖武职,卖监额,卖僧道牒,武官花钱赎罪。这么干与汉灵帝有何区别?”

    随后张彩又转头望向焦芳、刘宇、刘玑三人:“你们出的馊主意,会动摇大明王朝的根基!”

    刘瑾摆摆手:“张先生,不要再说了。内阁立即拟好条陈,将今日所议定之事明发各省吧!”

    张彩气愤无比,但又劝不动刘瑾,他只得学张永,拂袖而去。

    刘瑾小声嘟囔:“张先生这人,脾气是越来越大了。”

    片刻后,他又吩咐身边伺候的魏彬:“一会儿让御膳房炖一盅燕窝莲子羹,给张先生送去。那羹可以去心火。”

    “别因为政见之异气坏了张先生的身子。”

    魏彬拱手:“是。”

    史书载:正德三年,刘瑾开武职纳银补官赎罪,纳银授监,纳银授佛道牒例。

    就在此时,翰林院掌院杨廷和实在忍不住了,他冷哼了一声。

    之前李东阳极力向正德帝举荐。正德帝已同意,《孝宗实录》修撰完成后,赐编纂官之一的杨廷和凭功入阁,担任阁员。

    杨廷和离入阁就只差一步了。

    刘瑾耳朵很灵,听到了杨廷和的这声冷哼。

    刘瑾阴声道:“怎么,杨掌院对我定的国策不满?”

    杨廷和沉默不言。他不能当着内阁和六部九卿的面顶撞刘瑾。

    李东阳见到这一幕大惊失色。连忙替杨廷和打圆场:“啊,刘公公,杨掌院一到开春就犯鼻疾。他刚才是打了个喷嚏。并非对公公所拟国策不满。”

    杨廷和只得就坡下驴:“下官因鼻疾导致殿前失仪,惭愧惭愧。刘公公见谅。”

    刘瑾冷笑一声:“是真鼻疾还是假鼻疾,就只有天知道了。行了,不要再解释了。”

    “哦对了,李首辅,你那个宝贝亲家回京了。他一年前在早朝时大骂过我。我不可能恢复他在锦衣卫内的官职。”

    “但常家对我有恩,我不想让旁人说我薄情寡义。”

    “这样吧,他不是以赶考的名头回京嘛?那就让他考。若他中了,便让他以进士之身担任六、七品的文官。”

    “若不中,就在家里当个闲云野鹤,抱抱孙子吧!”

    李东阳拱手:“刘公公不愧是胸怀宽广的国柱。在下替亲家,谢刘公公宽仁。”

    刘瑾又是一声冷笑:“呵,你领我的情,他不一定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