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4章 正德帝的三个新替身(2 / 3)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让天下官员的赏罚分明。”

    “若换一个贪婪庸蠹之人,朝廷对官员的赏罚制度会变成一纸空文。”

    “我打算向皇上举荐一人,王守仁。”

    吏部文选司郎中、吏部考功司郎中、兵部武选司郎中、兵部考功司郎中并称为京官四大肥缺。

    因为这四个官职,掌握着天下文武官员的升迁任免、功过评定。

    这四司的郎中虽只是正五品,却号称给个巡抚都不换。

    常风道:“你要启用王守仁?算了吧。我觉得皇上说得对,重用王守仁,大明不过多了一个贤官。华夏却会失去一个学问大家。”

    李东阳摆摆手:“亲家翁错矣!用不用王守仁,咱们二人说了不算。要看王守仁自己愿不愿意出来做事。”

    “我已去信给王守仁。前两日刚刚得到回信。王守仁愿意出来做事。他在信中说,他所创阳明心学,本来就是做事的学问。”

    “光有知还不够,还要行。此谓之知行合一。”

    常风道:“倒是我唐突了。的确应该尊重王守仁自己的意见。”

    李东阳道:“至于皇上那边,我去劝。总有人说文人不会做事,只会聒噪。王守仁会辩驳这一观点的。”

    常风道:“我有两年没见过守仁老弟了。倒是很期待跟他在京城重会。”

    李东阳欲言又止。

    常风道:“亲家翁想说什么?”

    李东阳道:“我还听说了文官们的一个谣言哎呀,如此下作的谣言,我实在难以启齿。”

    常风问:“咱们之间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呢?说就是了。”

    李东阳道:“文官们造谣。说令妹不守妇道,跟王守仁有私。”

    常风“噗嗤”笑出了声:“还别说。这谣不是文官们造的,而是舍妹自己造的。”

    “正德四年时,刘瑾派遣厂卫杀手,欲杀守仁兄而后快。舍妹为保王守仁,对刘瑾宣称她和王守仁有私。”

    “刘瑾这才解除了对王守仁的格杀令。王守仁得以顺利到达贵州龙场,安顿下来。”

    “若没有舍妹自造的这条谣言,以刘瑾当时的权势,王守仁还真活不到现在。也就没了如今在江南士林流传甚广的阳明心学了。”

    李东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常风道:“由他们瞎传吧。舍妹不在乎,王守仁更不会在乎区区谣言。”

    “再说了,自古文人多风流。多一段子虚乌有的风流韵事,或许也算佳话。”

    二人一番闲聊。刘笑嫣走了过来:“午时了,我说二位老仙家,饭早就备好了,再不吃可就凉了。”

    常风跟李东阳来到了饭厅。

    李东阳道:“吏部那边说,破奴在大兴知县任上干得不错。顺天府、北直隶三司都说破奴为官清正,件件政务处置得妥当。”

    常风笑道:“那些人还不是看在他有个当内阁首辅的岳丈,有个锦衣卫屠夫爹才这么说的?”

    李东阳道:“自然有这原因。但破奴也的确是个做清官能臣的好材料。”

    自古官二代做官,都是一片坦途。人人都会夸他有能力。

    且说豹房之中,正德帝正在召见江彬、钱宁、谷大用三人。

    正德帝先夸赞了谷大用和江彬:“谷大用,你统帅‘外四家’兵马,平定刘六、刘七叛乱有功。给宫里长了脸,给朕长了脸!”

    谷大用连忙叩首:“多谢皇上夸赞。平定叛乱是老奴的本职。”

    正德帝笑道:“快快平身。有了功自然要赏。司礼监掌印是张永,下面是你们五个秉笔。朕一直未设首席秉笔。朕看,就由你担任首席秉笔吧!”

    谷大用高呼:“谢皇上恩典!”

    正德帝又夸赞江彬:“你这个十二团营提督武臣,最近几个月操练京营兵颇见成效。亦有大功。你是有领兵才能的。今后朕要将几十万边军交给你管。”

    江彬连忙叩首:“儿臣多谢父皇抬爱。”

    这时正德帝看向了钱宁。他面露不满的神色:“钱宁,朕想问问你啊。锦衣卫姓常,这是什么时候的说法?”

    钱宁答:“禀皇上,弘治朝时候就有这个说法了。”

    正德帝勃然大怒:“放屁!锦衣卫向来是皇帝的锦衣卫。只有一个姓,那就是朱!朱明皇族的朱!什么时候成了常家的?”

    “刘瑾伏诛后,朕保留你锦衣卫指挥使的官职,不是为了让你当常风的跟班、长随、碎催!是为了让你制衡常家在锦衣卫的权势。”

    “你呢?恨不能当常风的一条狗!你要弄清楚,你的主人是朕,不是他常风!”

    钱宁一头雾水:皇上最近也没表露出对常帅爷的不满啊!常帅爷依旧受宠。皇上怎么突然这么说?

    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错还是要认。钱宁跪地叩首:“臣糊涂,臣有罪!”

    正德帝又道:“他的义子尤敬武管了北镇抚司。老子是掌锦衣卫事,儿子管北司,这怎么使得?锦衣卫真成了常家开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