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一 针尖对麦芒的碰撞(1 / 3)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公子,我军兵力三倍于吕布,为何迁延不战啊!”

    临朐前线,袁军大寨内,虎背熊腰、身形魁梧、皮肤粗糙而黝黑的文丑愤愤不平的请战。

    他与颜良同为北国三军上将,一起出生入死的袍泽之谊,算是过命交情了。

    听得颜良被曹操生擒,他又怒又急,恨不得立刻杀向吕营,击溃吕布后与袁绍两线合击曹操救出颜良。

    “是啊公子,请拨末将两万精兵,必可大破吕布!”

    “公子,末将愿立军令状,如不胜,甘当军法!”

    “请公子准许,与吕布开战,也好快些解救颜良将军!”

    颜良平素里话不怎么多,但跟随袁绍多年,在军营里不仅威望极高,人缘也属实不错,所以韩莒、赵睿等人也纷纷请战。

    中军帐内帅椅上的袁谭有点如坐针毡的感觉,他清楚的知道颜良被擒下面这群人开始坐不住了。

    先熟悉地形,寻找吕军破绽,然后全力一击,这是他与田丰、辛评等人商议过后定下来的方针。

    对面是吕布啊,威震虎牢关的吕布,再加上身后的林墨,岂能大意。

    事实上,袁家现在最冷静的人应该就属袁谭了,并没有因为兵马众多而生出骄怠之气,相反还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没办法,因为这一战,不仅仅是关乎于袁家能不能进一步扩张地盘,更是决定了他世子大位能不能坐稳。

    但,下面的这群将军想不了这么多,武人意气,只觉得应该为颜良做点什么。

    袁谭双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皱着眉头叹气道:“诸位,颜良将军乃我北国上将,他失手被擒,我与你们一样悲痛,可吕布如猛虎,并非易与之人。

    又兼吕营地形狭隘,最多容纳三四万人同时作战,我军优势无法发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又是这一句,文丑已经听了好多次了,这回不打算忍让,抱拳道:“公子,恕末将直言,主公用兵从来是当机立断,公子如今独当一面,为何优柔寡断。

    如若暂无破敌方略,请准许末将回到主公麾下,愿随主公踏平曹营,解救颜良!”

    主公当机立断?你认真的?田丰和辛评瞥了一眼文丑,有些语塞。

    “文将军稍待!”

    袁谭赶忙从帅椅上站起走到文丑面前拉住了他,尽管心中不悦却还是挤出一抹笑道:“便是要进攻,总是要给我一些时间筹备的。

    再等三日,三日后,我定会让你们领兵攻寨!”

    文丑说到底是个匹夫莽汉,耿直的性子,但本身没太大恶意,这一点袁谭是知道的,无非是因为焦虑颜良的安全罢了。

    况且,这次领兵拉起青州战线来就是为了在军中树立不可取代的威望,而颜良文丑都是大军大纛的人物,若是有他们的支持与拥护,这事就算成功了一多半。

    所以,哪怕这有些违背初衷,袁谭还是选择妥协。

    “如此,末将静候公子佳音!”

    袁谭转而看向韩莒、赵睿等人,沉声道:“诸位将军可先行回营准备,最多三日,我军便会有所行动了。”

    “喏!”

    武将们纷纷退出中军帐后,袁谭才长舒了一口气,这个帅位可不是那么好坐啊,此时我年纪尚轻、威望不足,又未接大位,光是稳定这些人的情绪就够头疼了。

    重新坐回帅椅的袁谭无奈的看向了田丰等人,“都说说吧,有无破敌良策。”

    “吕布兵马本就不及我们,在前线下寨正是想利用地形优势,若我军强行攻寨,只恐成为添油战术,最后积弊成疾。”

    很显然,田丰并不赞同强攻的手段,继而又道:“在下认真验看过此地地形,觉得齐山可用,莫不如遣五万军占据齐山,居高临下,便可遏制住吕布兵马的行动。

    即便后续想进攻,也可两线夹击的态势。”

    “在下附议。”辛评也作揖附和。

    占据了齐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投入到前线的兵马可以比之单线更充裕,兵力优势得以发挥出来。

    同时,在齐山之上可以俯瞰整个战场,一旦吕布有什么异动,山上驻军也可立刻做出反应。

    不得不说,这算是很稳妥的办法。

    如果不是袁绍临别之际一再强调非必要不得分兵,他会毫不犹豫的采纳这个建议。

    分兵袁谭紧锁眉头摩挲着下巴,最后还是否定了这个选择。

    他刻意转移话题问道:“这些日子我一直派人暗中监视着张扬,他行为举止并无出圈也极少离开自己的营帐,若是让他写信给昔日同僚劝降,不知是否可行?”

    田丰抿了抿嘴,蹙起眉头,“除非我军获得巨大优势,或可遣其劝降,目下胜负未分、战端未起,只怕适得其反。而且”

    “而且什么?”袁谭面露狐疑。

    田丰最终只是摇了摇头,似乎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干笑道:“没什么,张太守有大用,眼下还没必要上场。”

    袁谭会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