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六 吕林致命的问题(3 / 4)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可就悔恨终身了。”

    如果从内心里说,张松是希望选择吕林集团的,他没有法正想的这么深远,仅仅是因为林墨的信而已。

    他在川地名气并不算很大,在方外就更别提了,可盛名之下的林墨竟然亲自写信给他,盛赞他是蜀中翘楚,希望能得到他的助力,必成一代霸业。

    人嘛,要说没点虚荣心是不可能的,这大概就跟初出茅庐的武将上来就被吕布恭维:你的武艺太高了,我打不过你啊。

    尤其是多年壮志难舒的张松,更有了一种遇上伯乐的错觉,所以他会坚定的选择林墨。

    也就是要把曹操挡在川地之外,等机会合适了,再把益州送给林墨,立下社稷功业。

    但,法正显然有不同看法。

    张松能跟他彼此交心,其实内心里也是看重法正的才华,于是端坐好身子,深吸了口气,沉声道:“贤弟此举总是要有个合理的说辞吧。”

    法正不准备藏着掖着了,抿了口茶后,低声道:“原因有四,其一我已经说过了,曹操在眼前,吕林在天边,舍近求远不智;

    其二,如今曹吕双方的势头来看,即便不是势均力敌,北国也胜不了几分,若是我们将益州送与曹操,以益州天府的富饶,曹操实力大增,赢面至少过七成了,你我也有机会在曹营一展拳脚啊。

    其三,朝廷在许昌,天子在曹操的手中,他扛的是诏令天下的大纛,这一点不管林墨如何致力也是无法改变的。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吕布已快要到暮年了。”

    张松有些不理解的皱起眉头,“那又如何?”

    “林墨是他的女婿,不是他的儿子,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那些跟随吕布多年厮杀的悍将,如张辽、高顺等人,极有可能生出异心。

    到了那步田地,林墨即便可以戡乱,吕营也必将元气大伤,曹操,怎么会放过如此良机?”

    这话让张松心头一沉。

    对啊,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法正的说法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的。

    张鲁当初可是对刘焉顶礼膜拜的部下,同时也是为刘焉引为心腹的,否则这种放权在外的事情怎么可能会让他去做。

    到最后呢,刘焉一死,不照样反了刘璋吗?

    从外间势头来看呢,的的确确是吕林更胜一筹,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吕林的内部问题太严重了。

    除了继承人的问题外,吕营的派系问题肯定也是很棘手的,当初跟随吕布的元老派,林墨培养的年轻派,徐扬世家,北国的世家,这些人能够和睦相处?

    可以说,一旦吕布出了什么问题,北国必乱,而且这种混乱绝对不是林墨一个人可以压的下来的。

    但曹操这边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嫡长子曹昂一直都是镇守在许昌的,真就是曹操出了什么事,以他的威望可以快速的接过这杆旗帜。

    张松缓缓的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步,眉宇间透着一股压抑,前面提的三个点,都是战略问题,人力纵然无法完全解决,总归可以消减,可法正所提出的第四点,却是个致命的问题。

    吕布今年至少有个四十八九了吧,能活多久,还真是不好说。

    万一中道崩亡,吕营这么大的盘子,林墨一个人可能真的压不住,尤其是元老战将。

    “贤弟所言,极是啊”

    重新坐下的张松,好似做出了重要的决定,眼神坚定道:“待刘璋议政之时,我会请命为使去往汉中求和,届时且看曹操是否有礼贤下士之风。

    若曹营真有你我兄弟的立足之地,联手内应,献出益州不过是弹指之间罢了。”

    “如此甚好!”

    其实,法正也收到了林墨的信。

    甚至为此夙夜难眠最后权衡利弊之下,还是选择了曹操。

    这不能说他缺乏了战略眼光,只是每个人所站的位置和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也是不一样的。

    不管是张鲁还是赵韪,他们的事迹都证明了一点,上一代人能压制的人,到下一代可就未必了。

    诚然,吕布能走到今天,都知道是拜林墨所赐,可他再是有谋,人心是改变不了的。

    其他不说,提拔青年将领这件事其实跟刘璋做的是如出一辙的。

    现如今,不管是攻克并州、幽州还是派军征战乌桓,去的全是他提拔的人,而跟随吕布多年的元老将领全部都被放置后方镇守,怎么看都有点厚此薄彼了。

    在两人商定好人事岔路口的选择后,恰好就收到了刘璋召集文武明日到议政厅集合的消息。

    正当时。

    第二天的时候,大家伙的脸上都很难看。

    刘璋一点也不想卖关子,直接就把林墨和刘备的信都拿了出来要稳住军心。

    这两封信,确确实实是有不小的作用。

    很多准备劝降的人都选择了闭嘴。

    一时间,议政厅内出现了两种言论,第一种是东州派系提出的既然有援军,那就不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