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46 忧喜不同(3 / 3)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拿了红包气氛就更加热烈,晚进来的残疾人员工稍微算了算,今年居然也攒了五六千块钱,前几年在乡下几乎就是等死,没有任何指望。

    喜上心头自然有人情绪有点控制不住,一边擦眼泪一边笑,所谓“喜极而泣”,大抵上就是如此。

    刘林春见状就过去笑着安慰敬酒:“大家都要朝前看,争取一年比一年好,来,我敬大家一杯,祝大家新年里身体健康,生活如意,当然钞票是肯定要越赚越多。”

    基层业务是磨炼意志的事情,刘林春感慨之余,也是发自肺腑的高兴,好多年没有工作这么顺利过了。

    情绪到了掉点眼泪,没人会笑话,抹干净眼泪依然是喜笑开颜,生活么,如意不如意都要过。

    杨兰山派完红包之后,神情有些复杂,张浩南笑着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就留下来帮我,老杨,你回海陵种猪场我不敢说一定没有前途,但是在哪里做得称心,我想你也有答案的。我不是说学刘备三顾草庐,合作这么愉快,我请你留下来,不要说三次,就是三十次三百次,我也会请你留下来帮我。”

    “张总……”

    之前杨兰山其实已经决定留下来在大桥养猪场干下去,但现在崇州、祥泰那里都有说法,意思就是杨兰山在现代化养猪场做过管理,回去之后,也会给予更合适的岗位给他。

    这是画大饼,杨兰山很清楚。

    画大饼这种事情,可不是只有私企才有,公家国企之中,多的是画大饼的推拿高手,别说小年轻没经验容易打鸡血上头,就算杨兰山这种“老江湖”,也绕不开那点诱惑。

    无他,唯利益尔。

    以利诱人,无往不利。

    “老杨你想想,你在这里做事,从高层到员工,配合效率都还说得过去吧?”

    “嗯。”

    “新技术的尝试,我也是一向是愿意的。再有今年的效益又非常好,几乎可以说国内单个万头养猪场的利润,比我们高的应该没几个。现在‘大桥养猪场’也成了地方名片,是拿得出手的品牌,从职业成就上来说,只要再等几年,就算地方农垦公司的老总,又能比你强到哪里去?”

    话说到这里,张浩南就没有说太多。

    动摇杨兰山心的人,张浩南其实有数,王八蛋给自己上眼药添堵呢,拿官帽子前途来诱惑杨兰山。

    如果团圆饭上张浩南不说,过完年搞不好杨兰山就要说让他准备新的养猪场负责人。

    在团圆饭上说的好处,就是这话不仅仅是说给杨兰山听的,更是说给在桌、在场所有人听的。

    芝麻绿豆大点的冷板凳衙门帽子,值当个什么?

    事业只要做大做强,杨兰山就是能在“长江农业论坛”开个专栏的人,牌面能差到哪里去?

    张浩南劝说杨兰山的话,同样适合楚胜、吕卫东,不管他们本人岁数到哪儿,至少张浩南手下的企业,都是年轻企业,现在既然能打,以后只会更能打。

    除非张浩南突然染上重病或者暴毙,否则这些管理层骨干而言,他们除了搞钱之外,完全可以开始考虑追求高层次的价值。

    当然,张浩南本人内心的想法很简单,这么些能干的人不好好干活,难不成他自己来累死累活?

    这不是白重生了吗?

    凭本事躺着赚的钱,为什么要加班?

    张老板的格局就这么大,再大可能就有点吃不消。

    “张总,您放心,只要养猪场还需要我,我杨兰山一定会做下去,把‘大桥养猪场’做大做强!”

    果然,感受到张浩南诚意,又脑子没坏掉的杨兰山,犹豫被撕裂之后,头脑变得无比清晰。

    这一次,他是真正坚定了下来,要在这里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得无比辉煌。

    停薪留职?

    停你妈的,辞了!

    正式下海!

    “老板,我敬你一杯。”

    杨兰山难得跟小年轻一样热血上头,怼了一杯五粮液,直接干了。

    张浩南哈哈一笑,当即举杯回应,也是痛快地一饮而尽。

    刚到家,今天去南通陪人钓鱼去了,晚上回来饭还没吃就一直码字,总算赶了一章出来。

    老衲现在出去觅食,过一会儿看看能不能再撸一章。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