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82 为所欲为(3 / 4)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到松江顶流二代的水平,梦里什么都有。

    关键是按照他家的水平,本来就应该是顶流二代。

    还不是因为爷爷爸爸不努力。

    松江这边跟张浩南合作,一般就是三条线,一是政府层面的公对公,走姑苏、建康或者两江省,精细一点的,则是走沙城市政府;二是公益项目平台,比如妇联、残联还有各种国家帮扶工程,慈善是主要业务内容;三是私人关系,张老板本人先不管,虞小龙周全全这种二代,是公关成本最低的。

    虞小龙现在的咖位,随着张浩南的咖位提升而提升,从松江市内部地区或者行业发展来看,搞不好将来还要提一提虞总的历史地位。

    这光景张浩南跟虞龙聊“五亿虞”,也是一种亲近态度,虞龙本人心里还是暗爽的。

    张浩南喊他“虞局长”,只是一种玩笑说法,一般还是喊他“虞叔叔”,这是更受用的。

    “那就是说,有两帮人现在就可以摆平?”

    “小意思了。”

    见虞龙松了口气,张浩南笑了笑,“真正会发言的,我估计还是经济学专家,还有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的人,不是专家,也不敢堵着你们的大门骂街。”

    “唉,就是这帮人最不好弄。”

    摸了摸头,虞龙愁得很。

    他是当兵出身,不是科班,有些事情处理起来,没有理论依据。

    所以一旦跟人对喷,别人有理论支撑,你没有,那等于放屁。

    这个阶段的名利场,“讲原则”未必是加分项。

    离开会还有一个钟头,张浩南并不急,但“太古圈”到处都是他的人在打国际长途和国内长途。

    国际传真也需要时间,不过二十几分钟后,一些资料还是传了过来。

    有些则是直接电子邮件发到京城,京城打印之后,再传真到沙城。

    张浩南花了很多钱在秘书和策略团队上,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参谋智囊团队,主要智囊,就是“沙食系”的高管。

    老中青都有,国内外也都有,像丁永吕卫东陆先法等人的经验,还不是张济深这种年轻人可以碰瓷的。

    天赋再高,经历太少也是白搭。

    在京都和大阪,分别有一个办事处,但在江户,张浩南设置的是物业置办咨询公司,明面上业务是给驻倭奴的外国人介绍房产地产等等。

    实际上则是跟小林家族中“野心家”的利益输送桥梁,其中明确愿意给张浩南做狗的,是个叫小林望的家伙,他是很难染指库巴亚西桑遗产的。

    不管是实业遗产还是说政治遗产。

    他连“鳗鱼走私”的分红都没有,他还能指望个啥?

    倭奴的家族,甭管政治光谱如何,终究还是“血亲政治”为主,就是如此的抽象。

    库巴亚西桑放几十年前绝对是进步的,但既然开捞了,那就是倭奴民族内核的总爆发……

    小林望受过高等教育,又见识到了“一条鳗鲡的艺术之旅”,直到去流求,他才确信,只有投靠“卡米萨玛”,他才能发财。

    如今他的任务,就是从播磨重工搞到SPB船型的早期设计图,这不是张浩南的命令,而是他自己透露出来的机会。

    其中复杂程度非常绕,涉及到了小林望的同学、学长,以及播磨重工早期船型设计师的家庭伦理,同时还有原倭奴帝大系的工学经费争夺。

    播磨重工对自己的LNG船型技术是严防死守的,保密程度到了变态的地步,连工人的家庭背景关系都查了三代。

    生是播磨重工的人,死是播磨重工的鬼,反正一张图纸一个铆钉一块焊接件都别想流传出去。

    但这个世界真要说有什么永远不泄露的秘密,那也不至于说后来倭奴上流社会一个个都是“鞠躬仙人”。

    小林望是能把握住机会的人,他的计划就是中国新年的第一天,就亲自前来给“卡米萨玛”磕一个,并且送上自己的新年礼物。

    在此之前嘛,他就是江户一个小小中介公司的社长。

    请人吃吃饭喝喝酒唱唱卡拉OK,然后帮“卡米萨玛”收集一些随手就能搞到的资料,这就行了。

    外务省的东西,搞起来还是挺容易的,按图索骥,找到外国学者特别津贴那一块,然后复印,然后传真……

    他的工作就完成了。

    四十分钟后,随行助理抱着一摞文件,到了张浩南跟前,文件用不同颜色的夹子夹着。

    上面标好了“南朝鲜”“倭奴”等等字样。

    张浩南看了看,满意地点了点头:“去跟这些人联系一下,复印件用集团的档案袋装好,送过去。”

    “是,老板。”

    让人闭嘴的办法多得是,没必要老是打打杀杀嘛。

    一旁虞龙直接看呆了。

    真就这么效率高?

    “你这情报收集能力……太强了吧?”

    虞龙成了周围同僚们的嘴替。

    这些人是不是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