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74 从坚决支持到无条件支持(3 / 4)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还会力不从心。

    刘福州早有计划跳出这个鬼地方,如果只有一个契机,比如南郊区的大规模建设投资,那只能说可以保证进步,但未必能跳出京城。

    不是他没有勇气,而是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他凭什么不选?

    所以,只要有第二个契机,他完全可以不做“京兆尹”,跳去合适的部委做个部堂候补以待时机即可。

    有投机的嫌疑,但也确实压力大、心累。

    谁还能一直斗下去不成。

    “说可以,但我有言在先,我认为这是国家绝密配方级别,所以在一些环节上,我就不详细解释,你们知道有这么个事儿就行。”

    “可以。”

    “可以。”

    然后张浩南想了想,便道,“有个研究员,无意中发现某种水环境下的某种物质,能使雌性鳗鲡达到完全性成熟,体内发育出完整的器官,然后有一定比例的雌鱼能够受孕……”

    冼明达原本是在收集水产气象数据的时候,发现了引入雷州的罗非鱼在咸淡水交界处能够繁殖,他原本是觉得红罗非鱼好看,但红罗非鱼跟另外一种罗非鱼杂交之后,野外种群数量相当大。

    刚好雷州因为“沙食集团”投资的缘故,也扩大了原先的鳗鲡养殖规模,冼明达因为是水产气象专家,所以也会时常走动各个水产养殖单位,他就发现一处鳗鲡养殖场在调配成鱼饲料的时候,用到了鱼糜。

    去年十一月气温二十七八度的时候,用的是含有鱼卵的罗非鱼,正是这段时间,冼明达听当地鳗鲡养殖场的工人说杀鱼的时候,发现有完整的卵巢。

    从解剖记录来看,过去并没有,所以冼明达只是记下了这么个事儿。

    十二月,鱼糜不变,但不再含有鱼卵,取样解剖同样发现了几条雌鱼有卵巢,但明显缩小退化。

    今年一月,鱼糜不变,发育完全的雌鱼一条都没有。

    然后冼明达灵光一现,觉得是不是当时的水温以及饲料,改变了什么,然后他就找到了当时的养殖环境记录,写了一篇报告猜想,发给了松江水产大学的“浦江一号”实验室。

    之所以不发给雷州海洋大学,完全是因为奖金问题,张老板的悬赏,合作单位中的高校,以建康农业大学、两江水产所、松江水产大学等等为主。

    冼明达只是觉得松江水产大学在松江,那应该更拽一点……

    所有的一切,都是巧合中的巧合,更巧的是,松江大水产大学现在关于鳗鲡养殖,那是什么都敢试一试,只要有想法,都行。

    冼明达是赶上了。

    然后李教授就将冼明达借到了松江水产大学,之后他会攻读李教授的博士,算是深造,也算是合作。

    因为发现人肯定是冼明达,不会是别人,这个报告是存档的,“沙食集团”一查便知。

    同时也要让冼明达保密,该是他的好处和荣誉,只要不黑了,自然不会对外透露。

    毕竟这个产业一旦成了,真是屁股坐在黄金上,天王老子来了也不好使。

    整个松江水产大学知道这事儿的,除了校长,剩下的都在“浦江一号”实验室,今天给张浩南做成果报告的实验室助理,也不知道此事的存在,他看不到“顾俊沙”育种中心的日志。

    张浩南稍微这么一说,两个副市长感觉呼吸都有些急促,这事儿要成了,那真是全球独一档。

    虽然现在也是独一档,但那不是一回事。

    “这也太……”

    “有点不可思议啊。”

    “成功率呢?能初步商品化吗?”

    “应该还早。”

    两个副市长一个是钢铁冶金出身,一个是电机工业,虽然跟养殖业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思维是相通的,实验室制备和商业化推广那是两回事。

    张浩南稍微透露了一点消息:“现在受孕率在一定环境下,能达到百分之六,其实已经具备了绕过野外捕捞种苗的可能性。毕竟全球鳗鲡商品价格摆在那里,成本高一点,也还是有暴利,而且以我国的江河湖海规模,总产量翻多少倍都是可能的。”

    “百分之六已经非常高了!”

    “按照这种比率,如果说是欧洲鳗,直接卖鱼苗就有得赚,现在价格跟黄金没区别。”

    “比金价要高。”

    两个副市长都关注过重点商品种,张浩南悬赏鳗鲡,自然不可能不去了解。

    也正因为了解,才知道这小小的一根鳗鲡,要是成了,挖金矿都没有卖鱼苗赚得多。

    而且全球野外捕捞鱼苗越来越少,未来价格肯定会不断走高,光鱼苗这一项,吃个十几二十年红利不为过。

    就算哪天绝密配方泄露,也绝对是赚够了。

    这还没有算成鱼出口以及餐饮业中的商品料,这是另外的钱。

    于是,两个副市长现在彻底忘了“张浩南松江枪击案”,没得说,他们原先就坚决支持张总,现在是无条件支持。

    张总干什么都是一点都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