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92 一如既往,一言难尽,一往无前(3 / 3)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中央的战略规划,现在还只是一个初步构想,那就是“长三角一体化”,一体化不是用嘴说的,是需要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各级公路、航道、物流中心、城市规划等等同时发力的。

    其中还有劳动力分流、劳动力就业市场、高校分布、科研机构规划等等内容,哪一样都需要资源的无脑堆砌,并且还要在看不到前景的时候,赋予投资信心。

    现在政务院是不敢想象能走多远,只能尽力而为,税改、教改、土地财政、医改……动哪一样,都是成百上千的人命。

    在这个旋涡中,政务院不管是谁,要拍板担责的勇气,是无上限的。

    “粉身碎骨”倒也不是吹牛逼的大话,确实是事实。

    刘谌听张浩南这么一透露,就感觉姑苏即将迎来一波起飞。

    如果这个战略规划的“核心”是松江,那么,“核心”分流出去的资源,理论上第一波就是离得最近的崇州、姑苏、嘉禾。

    然而崇州跟松江隔着长江,嘉禾在两浙省是“粮仓”,一个望江兴叹,一个有心无力。

    唯有姑苏,庞大的人口,先天的地理优势,必然会吃下更多的资源。

    “我明天就要去钟吾,是考察扩大当地产业园规模的可行性。”

    “那刘老师您现在肯定是要加大扩大规模了吧?”

    “肯定的。”

    刘谌原本还担心损失一批常规制造业,现在却觉得可以提前转移,对钟吾市来说,只要是工厂,那都是利好;而姑苏市则是需要做好土地储备,迎接大潮。

    “离开钟吾之后,就是去一趟新郑,也是考察。”

    “那还真是巧了。”

    其实市场和官场上,不少人奇怪为什么华东六省一市的大基建会带上中原省,然而有一个冷僻的知识,中原省的内河航运,是能直接通到长江的。

    只不过以前“朝中无人”,再加上工程量确实太大,一没人二没钱,说什么都是废话。

    再加上即便开沟挖渠,有水的第一件事情,还是保“粮食增产”,这就相当的无解。

    没有更上面的大政策,底下必然群魔乱舞,各种“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小鬼。

    现如今是通过淮河的内河港开发来绕开中原省内部的无意义内耗,没敢再深入,不过已经有了点效果,毕竟“特鲁姆普集团”的酒店用品项目中,已经有卫生纸这一项落地。

    将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谁也不好说,张浩南也不行。

    因为“浩南哥”也无法预测淮河及淮河支流到底能不能坚挺住,万一来个大旱,又疯狂抽水浇地,怕是地下水下降也救不了内河航运。

    一旦起冲突,没有中央出手主持大局,国字头下来也是白搭,老乡可不管你那许多。

    能不能产生良性循环,就是这两年的事情,或者说,明年就会见分晓。

    张浩南说“真是巧了”,也正是因为刘谌的两站考察目的地,跟政务院的战略规划刚巧契合。

    作为相当厉害聪明人,刘谌隐隐约约有点想法,他的职业规划,也越来越朝着抓住时代机遇而去,他感觉张浩南肯定知道点儿什么,不过中央的战略规划,少打听为妙。

    他终究不是秃头老汉那种疯子,连政务院的文件都敢“顺手牵羊”。

    时机要是成熟了,张浩南不可能不照顾他这个“刘老师”。

    跟张浩南寒暄过后,刘谌就带着秘书离开,然后找了个人少的地方,他直接道:“我口述你记录,抓紧时间,我怕一会儿忘了。”

    “我带了录音笔。”

    “也行。”

    然后刘谌整理着思路,把刚才内心中推导出来的一些猜想,直接口述了出来。

    秘书开了录音笔,同时也摊开本子速记,刘谌的语速很快,但秘书的手速也不慢,许久之后,秘书惊讶地问道:“老板,真的会有产业大转移?”

    “与其说是大转移,不如说是再分配。我想,这应该是某个大战略的前置基础,打好了这个基础,才会有战略升级。”

    说罢,刘谌道,“一会儿准备点礼物,给樊素素女士送过去,不用太贵重,毕业纪念品。”

    “好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