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章 画面改造(2 / 3)  全能大画家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喻为抗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它可以说是现代抗生素里的老古董,但早年间由于制剂成品很难提纯,去除杂质,具有不小的毒性。

    寻常药店里很难买,很多大医院里往往也只有副主任以上的医生,在遇上非常棘手的抗药超级细菌的情况下,才能秉持着先救命,再治病的原则,开出处方来。

    而蜜蜡,就是艺术生配制颜料时的最后一道处方,最后一种选择。

    除了因为它调和时的比较麻烦,配色时还很容易混和失败,颜料容易分层出粉这些使用时的外在困难以外。

    蜜蜡所黏合出的小颗粒质感,固然能把光线打散,能把亚光清软效果干出来的同时,也就同时把颜料的层次感和油画色彩的品质给干下去了。

    整个作品都会因此变得粗糙,而且扁平。

    在颜料中加入蜜蜡,本质上就是一个想要更好的整体气氛,还是想要更清晰的细节质感的选择题。

    就像在盛夏痛饮冰镇的可口可乐,配上炸鸡和薯条,在获得味蕾刺激,大脑大量分泌多巴胺带来快感和满足的同时,必定伴随着糖分摄入超标,肥胖为代价。

    一环套一环,有得必有失。

    通常来说,这是艺术行业的游戏规则。

    只有最杰出的大师,最才华横溢的天才,才有资格和手中的画笔讲条件。

    但能把画面随心所欲的摆出128种不同的姿势,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在细节和气氛上做到既要也要的背后,也是以远超他人的艰辛和远超他人的技法,没准还再加上在画室里熬夜熬出的秃头,或者画画时狂啃甜甜圈,没时间锻炼,肚子上所长出的游泳圈为苦痛代价,换来的。

    至少胜子见到自己老爸,被妈妈逼迫的去跑步,却赖在家里撒泼打滚,百般抵死不从,挣扎着瘫在沙发上不要出门时,是这样言之凿凿的宣称的。

    “肚子上的那不是肥肉,而是我辛苦磨练技法……啊唔……所留下的刻痕与勋章啊。”——酒井大叔以介于和尚坐禅般的肃穆与虔诚和你烫任你烫,我是死肥猪的不要脸之前的神情。

    在老婆杀人般炽热的目光前,一边无畏的吞下一大口哈根达斯巧克力味冰激凌,一边说道。

    胜子觉得,这样的选择并不难做出。

    从情感上来说,思想的深髓,要比外在的漂亮更加讨喜。

    从功利的角度来说。

    这是一幅要拿去参加画展的作品,这么做或许会增加一些普通观众的鉴赏门槛,但是决定能否获奖的专业的组委会评委团。

    专业的艺术评委看待作品的视角,往往和普通的走马观画的游客,或者艺术爱好者走进美术观时的侧重点不同。

    他们一定会更加喜欢这种与众不同的色彩塑造,和大胆结合复古画法的创意。

    “嘘,胜子,不,我们要做减法,不做加法。”

    顾为经把左手的食指在嘴唇中轻轻比了一下,就仿若是怕惊扰到油画上的颜料一样,右手拿着油画刀,在画面上轻轻刮擦。

    酒井胜子被她看来,顾为经有点稚气的单纯模样,萌的笑了一下。

    可爱!

    在正常人的标准来评价,顾为经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蛮天真单纯的。

    酒井小姐能看出,他想靠着油画刀在已经完成的花瓣上,刮下一层色彩来。

    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有可能性么?理论上或许有,但理论上有可能性,不意味着实操上有可行性。

    如果在融合剂里加入蜜蜡,是半马跑2小时15分的普通体魄强壮的运动爱好者的难度,那么用油画刀做色彩的减法,至少也是全马跑2小时15分的国际健将水平。

    不过是难度翻倍,对手里细活的指尖稳定性需求更高那么简单。

    已经是完全不同的技法要求层次了。

    油画刀是画家手中的橡皮擦,但使用起来的复杂程度,可比使用真正的橡皮擦要高的多的。

    一幅已经画好的作品,就是一个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所有部分都息息相关。

    很难做到。

    你只擦掉画面的某一部分,而不影响到整个画面整体,和做外科手术一个意思,心肝脾胃肾,牵一发而动全身。

    至少酒井胜子能想到的,就有她的画瓣是分层画的,上下两层的颜料凝固程度不同,厚度不同,油性肥瘦不同,甚至每个画层之内,颜料本身也是不均匀的。

    这并非是大厨剔掉五花肉上的肥油,或者给鸡去鸡皮这么简单。

    首先。

    你下刀之前完全无法知道不同层颜料之间的具体分界线在哪里,而画刀画的挤压,本身也会模糊这种分界线。

    其次。

    油性颜料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不断的被压入亚麻画布的纤维之中,改变色彩的效果。

    这还只是玉兰花瓣这个局部本身,所造成的问题。

    缤纷花瓣遍布作品的整个部分。

    从上到下,从前景到远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