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5章 这样的刘病已该杀吗?!(求订阅)(2 / 2)  朕非汉废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更直观的感受。

    既然如此,就从刘病已这个特殊的子民开始吧。

    刘贺缓步向前走,坐在了那属于自己的榻上,面上的案上整齐地摆着白色略微泛黄的素帛。

    他犹豫了一下,才取过了一块,展开摆在了自己的面前,思索片刻,就用笔在上面写了起来。

    刘贺不是给谁写信,更不是练字,他要把与刘病己相关的东西都写下来,让自己乱如一团麻线的思绪,变得更清楚一些。

    从史书的记载到王式的分析,从刘贺看到的百官反应到许广汉的转述……刘贺对刘病已这个侄子有更多的了解。

    首先,朝中那所谓的废太子党恐怕并不多。

    麒麟阁功臣的那十一个人,在刘病已登基之前就与之相识相熟的,恐怕就只有丙吉一人,顶多再加上半个张安世……

    如此看来,在朝堂之下,恐怕只有一群同情废太子的人,但是并没有对废太子死心塌地的人。

    丙吉只是毫无实权的光禄大夫,能够调动的力量很有限。

    自己身为天子,想要从霍光的手中夺得一点点兵权,都难如登天。

    丙吉何德何能,更不可能获得军权。

    不过,丙吉手底下聚集起一班孤勇的死士,倒是很有可能。

    如果怀疑丙吉和霍光串通一气,那刘贺现在就可以爬到未央宫前的双阙上,大头朝前,往下跳去了。

    既然废太子一党无权无兵,那么自然少了三分的威胁。

    其次,霍光对刘病已关注并不是太多。

    废太子被孝武皇帝诛杀,其实应该分为两案来看,巫蛊之乱和谋反之乱。

    在孝武皇帝在时,巫蛊治乱已经被搁置,参与构陷废太子的官员也被逐一绞杀,孝武皇帝还在废太子据自缢的湖县建了一座来望思之台,

    因此,虽然刚愎自用的孝武皇帝没有下发明诏,为废太子据翻案,但实际上已经剔除了他行巫蛊之乱的罪行。

    但是,废太子占据长安,图谋叛乱的事情是翻不过来的铁案。

    即使是孝武皇帝,最后也是以大赦天下的方式,间接给刘病已放了一条生路。

    霍光是孝武皇帝亲自任命的辅政大臣,只能循着孝武皇帝的路线走,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推翻孝武皇帝定下的铁案。

    就如朝堂上的其他国策,不管是在盐铁会议中坚持盐铁专卖,还是对匈战争战争采取守势,又或者是执行休养生息……

    这些都是孝武皇帝在晚年定下的国策。

    霍光是孝武皇帝培养出来的最佳的守灵者,这个比喻恐怕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霍光不会动摇孝武皇帝定下的国策——我坚持孝武皇帝定下的国策,我就是孝武皇帝选出的辅政大臣,反对我,就是反对孝武皇帝。

    这是霍光能矗立朝堂的法宝。

    所以,霍光必须要把刘病已忘掉,只要刘贺自己不触犯到霍光的核心利益,刘病已绝不可能成为霍光的另一个选择。

    如此一来,刘病已对刘贺的威胁又少了三分。

    最后,刘病已似乎比自己还要放浪无状。

    不管是史书的记载,还是许广汉的转述,刘病已称帝之后,确实有手腕,但很可能那是被逼的。

    如今的刘病已,恐怕对这帝位没有任何的觊觎之心,让他选择的话,他也许更想当一个可以在长安下杜之间走马斗鸡,行侠仗义的游侠。

    刘病已见惯了民间疾苦,刘贺也见惯了民间疾苦。

    刘弗陵的大汉由刘贺来守护,那么刘病已的大汉也可以由刘贺来守护。

    躺在昭陵里的刘弗陵不会反对,想必在下杜行走的刘病已也不会反对。

    这么一算,刘病已对刘贺的威胁又减了三分。

    十去其九,仅剩其一。

    最后的这一分危险,一个志在四海的帝王也决不允许存在。

    这是第四更,求月票和全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