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7章 皇帝病重,豪猾逼宫!(2 / 3)  朕非汉废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石碑上。

    官学也已经以《圣训正经》作为授课的唯一经书,长安城的先贤辞更是在高庙旁边拔地而起——天子以宗圣之名受祭于内。

    《圣训正经》里那关于“大同世界”和“民为本”的思想,早就开始在儒林当中渐渐传播开来。

    这些“先进”的观点得到了大部分儒生的共鸣,他们很快就理解了天子打击巨室大族的目的和用意。

    大部分儒生,尤其是最有活力的那些年轻儒生,非但没有觉得天子有错,反而认为天子圣明和仁慈。

    至于那些维护巨室大族的士族儒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少数的“反动派”。

    这少量的反对派,只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掀起过几次议论,而后就被寒门儒生的声势给压了下去。

    另外,天子不仅有儒生声援,还有几万新练出来的汉军做后盾。

    那自然可以稳坐清凉殿,用“寡人有疾”的理由,不理会张安世等人的诉求。

    在忍无可忍之下,张安世们拿出了朝臣对付天子最后的手段——到未央宫北阙广场去跪谏!

    去年,闹事的儒生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最终是无功而返。

    但是这一次有一些不一样,跪在未央宫北门的可不是无官无秩的儒生,而是有头有脸的朝堂柱石和巨室大族。

    张安世们认准天子不会无动于衷的。

    可是——万事都会有一个可是——

    从五月二十开始,张安世们和一众三辅豪猾结队到北阙广场跪了七日。

    清凉殿始终安静无声。

    天子别说是亲自出来劝慰他们,甚至连一个使者都没有派来过。

    仿佛跪在这大门之外的不是权倾朝堂的内阁大学士,而是无足轻重的奴婢和雇工。

    不对,倘若跪在北阙广商上的是奴婢或雇工,那天子肯定早早就会露面的。

    于是,君臣两边,就打起了擂台。

    最吃苦头的,当然就是张安世他们几个人了。

    虽然他们对天子的做法极其不满,但是每日卯时,他们仍然要按时到未央宫的内阁值房去票拟。

    等该做的事情全部都做完之后,才又匆匆来到北门之外,加入向天子跪谏的队伍。

    刚开始,张安世等人势在必得,认为天子一定会认输的。

    随着日子一天天往后推移,他们心里越来越没有底,似乎看不到最后要如何收场。

    “内阁大学士领衔跪谏”的消息传出去的时候,长安城着实震动了几日,围观者甚众。

    没过几日,百姓们就失去了兴趣:毕竟,寒门及寻常百姓,和世家大族没有共同利益。

    ……

    此时,已经是未时了,张安世等人提前散衙,匆匆吃了一个小小的胡饼之后,就赶来此处跪谏了。

    按照约定,他们每天都要跪到戌时才会离开。

    这个时辰,太阳早已经西斜,但是夕阳散发出来的热量同样猛烈,甚至比正午还要炽热。

    张安世这四个大学士才跪了半个时辰,就觉得右边身子又热又烫。

    张安世、刘德和丙吉正值壮年,所以还能坚持。

    可怜那韦贤已经七十多岁了,连续几日下来,已经有一些吃不消了。

    张安世跪得笔直,他看了看身边有些委顿的韦贤,不禁皱着眉叹了一口气。

    这口气不仅叹天子不听大臣劝谏,更叹韦贤这个忠心耿耿的老臣,还要吃这个大苦头。

    “韦阁老,你年迈体弱,暂且回去歇息吧,不必在此处与我等一起虚耗……”

    “有本官在此看着,若是县官有诏令下来,我立刻就派人去请韦阁老。”

    张安世好言相劝之后,丙吉和刘德也连声相劝,让韦贤这白发苍苍的老者先回去。

    “有劳诸公挂念,老朽如今只剩下这把老骨头了……”

    “若是能劝天子回心转意,为天下世家大族进言几句,倒也算是死得其所了。”韦贤一边说就一边连连摆手。

    “韦阁老,你是儒林巨擘,如果真有什么好歹,我等如何向长安的儒生交代?”满头是汗的丙吉连忙再劝道。

    “儒林?如今的儒林和以前的儒林可不同啦。”

    “这长安城里年轻儒生,一个个都要争当君子儒,更是要把我这老朽骂做小人儒咯。”

    韦贤说得苍凉,他未曾想到,才短短几个月时间,大部分儒生就站到天子那边去了。

    说未曾想到也不对,韦贤其实应该早就想到的。

    天子办了那么多官学,还推行了科举制,让出身寒门的儒生有饭吃有钱拿,将来还能公平竞争出仕。

    处处为寒门儒生考虑,当然会获得他们的支持。

    就连不少出仕无望的士族儒生,也都站在天子身后。

    更别说天子还有大才,那《圣训正经》的经文内容比原来的私学旧经要高明许多,当然是深得人心。

    韦贤这些老儒的威望只会一日比一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