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8章 皇帝以身入危局,刘病已起兵勤王!(2 / 3)  朕非汉废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

    “县官当然也能看出这是世家大族的困兽犹斗,所以才要给他们这个机会,让他们自以为获得了可乘之机。”

    “引出所有的世家大族,给他们致命一击,这就是县官的谋划。”

    “县官不是要收拾哪一家哪一族,而是要收拾所有还心存幻想的世家大族。”

    刘病已缓缓地说着,将心中所想全部摆了出来。

    “可长安城毕竟太危险了,天子以身犯险……”柳相仍然不解,在他看来天子为了消灭世家大族以身犯险,非常不值。

    “以身入局,胜天半子。”

    刘病已沉稳地说出了这八个字,让韩柳二人若有所思,心中的疑问逐渐散去。

    看来,县官也是要毕其功于一役了。

    “我等既然知道张贼要在上巳节举事,那只要在上巳节那日赶会长安即可,其余的事县官会有谋划的。”刘病已开导道。

    “是啊,县官高瞻远瞩,我等只要奉诏行事即可。”韩德笑道,为自己不曾站到县官对面而庆幸。

    翌日清晨,三千骑兵从乌垒城东门鱼贯而出。

    这三千骑兵的来处并不相同,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来自乌孙五国的胡人骑兵,二是跟随柳相和韩德来的昌邑郎,三是西域都护本地的屯田卒。

    这些屯田卒的原籍多是在长安城或三辅一代,其中当然也包括周储寿那二百石的城门司马。

    乌垒城中聚集了万余兵卒,但是能够立刻出发的就是这三千人。

    刘病已会亲自率领这三千骑兵奔袭长安,五日之后柳相再率领万余人紧随其后。

    至于韩德则留在西域都护府,暂替刘病已行使西域都护的职责,主持整个西域的大局。

    如此一来,既可回援长安,又可稳定西域都护的局面,一举两得,均可兼顾。

    这三千骑兵都是轻装前行,每个人都配了三匹上等的战马。

    即使没有沿途亭置的襄助,也可连续日行三百里。

    前面有矫诏在身的张彭祖打前站,刘病已手中又有天子的真诏书。

    沿路各郡县的长官,不管是忠还是奸,都无法阻拦刘病已和麾下的这三千精锐骑兵。

    距离上巳节还有十一日,刘病已他们要长途奔袭几千里,仍是一个大挑战。

    在最后一什骑兵冲出乌垒城后,刘病已才带着几十个亲卫出现在东门之下。

    他看了看前方官道上的滚滚尘土,又看了看身后城门上的那块匾额。

    匾额是要上等的乌木刻成的,长四尺,高一尺,有“乌垒城”三个大字和“汉西锁钥”四个小字。

    这块匾额经历十几年的风吹日晒,早就已经开裂掉漆了,显得十分地斑驳残破。

    但这七个字因为每年都要上漆,所以不管何时看去,仍然清晰可辨。

    刘病已记得很清楚,这是天子亲笔提的字。

    那三个大字是给乌垒城的,而那四个小字则是给刘病已的。

    从西域都护府肈建的那一日开始,这块匾额就始终挂在城门上,从来没有一日拿下来过。

    经历了风吹日晒和日经月华,才会如此残破。

    不管多么名贵的木材,也不管多么显赫的功绩,在时间面前都不值一提。

    曾经有溜须拍马之徒向刘病已提议,应该将这块写有天子真迹的匾额好生收藏到西域都护府去,再另挂一块“赝品”在这城门上。

    这个提议当然妙。

    既可以表现刘病已对天子的敬畏,又可以让世人知道刘病已深受天子信赖。

    但这个溜须拍马之徒立刻就被刘病已发配到了最偏远的屯田队,而天子知道此事之后,更是下诏旌奖刘病已。

    从那一日开始,所有人都不敢再在这块牌匾上动心思了,更知道天子和刘病已的亲厚。

    但实际上,在刘病已的内心深处,仍然有一丝的不满,或者说有一道嫌隙。

    这字是天子亲笔提的,却不是天子亲手给刘病已的。

    十六年前,刘病已跟随常惠一道统帅乌孙军队和西域联军大破匈奴人,将后者彻底赶出了西域和漠北。

    战胜之后,刘病已做好准备回长安城复命的时候,却接到了一道让他喜忧参半的诏令。

    喜的是天子在这道诏令拔擢他为西域都护,品秩两千石,他那海昏侯的封邑也从五百家加到了一千家。

    这不仅是天子对刘病已的旌奖,更是让刘病已有了建立更大功业的机会,不至于埋没先祖的名声。

    而忧的是这道诏令里白纸黑字地写了一条规定:西域都护府六百石以上官吏,无诏不得离开西域都护府辖地。

    这是当今天子对刘病已的防范。

    天子多疑并不少见,但仍然让刘病已觉得有一些受辱。

    与那道诏书一同送到刘病已面前的,就是这块厚重的牌匾。

    每一次,刘病已从这块牌匾下经过的时候,总觉得被人凝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