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六章 赢!大赢特赢!(2 / 4)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同时,伦敦议会同意和兰芳互派驻外使节以方便两国的合作交流,希望两国之间能够展开更加密切的经济、军事合作。

    马雷克此来就是准备和赵学宁商量一下,说伦敦政府有意委派他成为带英驻兰芳的第一任外交大使,想问问兰芳对此的感想,以及接下来有没有什么合作企划之类的。

    “之前你一直没消息,我还以为伦敦那边只是口头答应,不想真的履行条约呢。”

    赵学宁哈哈笑道:“现在才来了消息,马雷克先生,您可是让我好等啊。”

    对于赵学宁的调侃,马雷克心知肚明,连忙陪着笑脸解释。

    “战争期间,议会和国王陛下的全部精力都在应付战争,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精力,这不,战争刚结束,条约签订才三个月,伦敦就来了消息。

    这就证明伦敦非常重视与兰芳的合作,而且必须要告诉您的是,这一次与兰芳正式履行条约的过程中,我国的国王陛下可是大力赞同并且出了很大的力气的!”

    马雷克一脸菊花般的笑容,说出了让赵学宁有点在意的事实。

    兰芳在英国是有生意和联络人的,商贸部会定期派人去那边了解欧洲最新的社会动向,所以对带英这几年的一些政治新闻,赵学宁多少也知道一些。

    现在的国王乔治三世和他的前任乔治二世不一样。

    乔治二世更喜欢奢侈的享受和惬意的生活,长期住在汉诺威而不是伦敦,不理政务,导致国王大权旁落,议会权力增加。

    而乔治三世明显更在意政治,且又是汉诺威王朝建立以来第一个能说纯正英语的英国国王,所以对政治权力尤为在意,更希望发挥国王在政治中的作用。

    权力就那么多,国王想要,议会老爷们的权力就会少一些,这就导致议会和国王的矛盾增加。

    这几年,双方除了没有使用军事手段之外,政治上的交锋是一次一次又一次。

    国王不喜欢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辉格党,而更喜欢托利党,所以用国王的权力大力扶持托利党的政治人物。

    然而辉格党在乔治二世时期长期执政,势力庞大,早些时候的乔治三世没有足够的威望能够对抗辉格党,所以国王强推的托利党政府总是失败。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国王在位时间的长久与政治生活中的长期活跃,国王的影响力与威望与日俱增。

    带英虽然通过光荣革命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但国王依旧保持着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力。

    带英的政治传统不允许国王非法扩大权力,但是也同样不允许政府有反对国王的权力,这种基本精神是非常矛盾而有趣的。

    而且带英的国王往往有比较强大的财力,通过金钱的力量为自己选中的政治人物站台、拉选票,往往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这几年间,赵学宁知晓的最多的关于带英的政治新闻就是关于国王乔治三世通过金钱的力量又为某某某站台,然后某某某成功上位,接着又倒台,如此反复了好几次。

    国王和议会反对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似乎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一次,国王与反对者之间最大的分歧就在于是否该与兰芳共和国正式结盟。

    而早在数年前,这个议题就曾在议会中讨论过,当时,反对者以国王最讨厌的资深政治家福克斯为首。

    他们认为兰芳共和国是一个非王权不信教的国家,与尼德兰那群把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家伙是一丘之貉。

    这样的国家虽然在一时的利益上和伦敦站在一起,但是并不可信任,以后一旦有什么问题,一定会立刻与带英翻脸。

    并且福克斯还认为,这样一个在荒蛮之地建立起来的小国并没有长久发展的可能性,很快就会因为国家领袖的某个冒险举动或者什么内在的因素而走向崩溃。

    所以没有必要对这个小国投入太多的关注,等着它崩溃就可以。

    因为福克斯的强烈反对,虽然带英在事实上应允了和兰芳的联盟,并且授意英国东印度公司全权代表和兰芳进行合作,然而却始终没有正式的承认这种合作关系。

    赵学宁提出的驻外使节的要求和向英国投资的要求也一直都被搁置。

    然而情况却和福克斯等人所预料的完全不同。

    兰芳在这几年间对整个南洋和东南亚大陆地区的军事行动与发展把带英在印度地区的人员看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是没想到兰芳在赵学宁的带领下居然那么厉害,武德居然膨胀的那么快,几年时间就从一个蕞尔小国发展为南洋霸主、东南亚之虎,怎么打怎么赢,军队厉害的不要不要的。

    尼德兰人,西班牙人,暹罗人,越南人,全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他们四处攻城略地扩张领地,完全把控了孟加拉以东海域的全部海上贸易航线和关键节点,发展势头迅猛的让带英的东印度公司都有点怕怕的。

    如果说当初答应和兰芳签订盟约在伦敦看来还有点居高临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