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南国没了?!(2 / 3)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战斗一个月,不仅没有扭转局势,反而使得自身也陷入重围,对于改变战局毫无意义。

    八月上旬,弘历得知此事,大为不满,下诏怒斥黄仕简、任承恩胆怯不敢战、不能互相配合攻击起义军,以至于战局糜烂不可收拾,遂下令闽浙总督常青亲自督师前往台湾平乱。

    常青无奈,只能领命。

    因为福建军队已经基本调动,他就只能调动浙江军兵前来作战,又因为人数不够,只能向两广总督舒常请借调一支人马协助作战,东拼西凑一万人,于八月下旬渡海前往台岛作战。

    然而此时此刻,林爽文所部义军人数已经扩大到了五万还要多,跟随他起义的人群增加到了五十万左右,再加上庄大田所部的天地会义军,实力大增,一万清军已然不能对林爽文所部造成什么威胁。

    常青轻视林爽文,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还是两路进兵,分别从鹿耳门和鹿仔港支援台湾府城和彰化县,从而使得兵力分散,在两地和林爽文义军、庄大田义军苦战数月,未立寸功,无法取得任何优势。

    时间到了九月下旬,弘历越发感到不满,多次下令常青尽快解决战斗,常青上书哭诉说兵力不足,弘历很生气,于是下令又从广东、福建和浙江凑了七千兵马调拨给常青支援他作战。

    至此,名义上在常青麾下听令的清军渡海人数已经达到两万两千人左右,再加上台岛府城、彰化县、诸罗县和鹿仔港的清军,人数大约有两万七八千的样子,实在不能算少。

    但是常青依然无法改变战局,各地清军各自为战,想要搞一场联合作战,难度难于登天,大家都推诿责任,不想亲赴险境,于是局势愈发不可收拾。

    而就在这个档口,奉弘历之命正在为台岛战事做一些后勤保障工作的两广总督舒常忽然得知了一个街头巷尾传起来的小道消息。

    安南国被灭了,不复存在了。

    舒常当时就大脑一片空白了。

    怎么回事?

    安南国没了?

    变成兰芳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

    舒常立刻让人查证消息来源,从街头巷尾查到了茶馆儿,从茶馆儿查到了十三行,终于从十三行那边查到了消息的来源,是一个去安南国送茶叶的商人带回来的消息。

    舒常立刻找来那个十三行旗下商人,问他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果那个商人告诉他,自己两个月前就把这个消息告诉官府了,怎么总督大人现在才来问?

    舒常一愣。

    两个月前就告诉官府了?

    那我怎么现在才知道?

    舒常咽了口唾沫,摁下心中的怒火,继续询问这名商人具体的情况。

    商人说他知道的也不是很真切,只说他渡海去做生意取货的时候,才知道安南国已经改旗易帜了。

    据当地人说,这场战争发生在五月前后,他去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兰芳国已经取代了安南国展开治理,当地甚至已经恢复的挺不错了。

    舒常大为震撼,差点没当场发出尖锐爆鸣。

    他立刻派人去广西核实这个情况,还直接派人去镇南关,要询问镇南关具体的情况。

    他娘的一个好好的安南国没了,你们镇南关一点反应都没有的吗!?

    来来往往那么多人,一点反应都没有的吗!?

    人都死了吗?!

    接着他立刻派人询问两个月前这名商人汇报的事情,要搞清楚为什么那么大的消息他居然现在才知道!

    一问之下,舒常差点没气死。

    原来管事的官员认为这个商人是在说胡话,好端端一个安南国怎么会没有了,于是吩咐自己的部下去查证。

    结果这名部下也认为这是胡话,又让他的部下去查证。

    部下的部下也觉得这很荒谬,但是一想要去安南出差就觉得挺麻烦的,不太想去,于是就称病请假,说病好之后再去。

    然后就“一病不起”,到现在也没去。

    一来二去,这个事情就拖到了今天,甚至部下的部下的部下还没有出发,大家都忘了这回事。

    要不是舒常的一名幕僚从外边喝茶回来听到这个事情告诉舒常,舒常甚至还被蒙在鼓里,压根儿不知道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舒常就陷入了非常强烈的精神内耗状态中,觉得这个事情如果是假的还好,若要是真的……联想到之前被自己淡化处理的郑氏求援事件,那个事情要是被弘历知道了,自己的小命儿还能保住吗?

    近在家门口的藩属国被灭掉了,而自己居然一无所知,整个广西广东官府都没有任何的报告和反应!

    这……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舒常现在迫切的想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不是广州这边有军务要他看着,他都恨不得自己直接跑到广西去查看情况。

    但他走不开。

    并且他也不希望这个事情被闹大,于是他主导一个封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