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八章 坏了,我成鸽派了!(2 / 3)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但是兰芳大军所打的这场三省攻略突袭战不仅在战术上打了清帝国一个措手不及,更重要的是,在这场战斗中清军和清政府的表现之拉跨,远超任何一个兰芳战略家的事前设想。

    甚至于赵学宁在事前都没有想过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把十七万左右的清军和全部清军的水师都给消灭掉。

    十七万多的清军和一定数量的水师,在兰芳大军十万人的进攻下兵败如山倒,没有任何一支清军在任何一场战斗中有任何一点点亮眼的表现,能够在对射阶段扛住不溃退都算是精锐了,刺刀冲锋环节就没有一支清军敢上前肉搏的。

    他们的表现实在是过于拉跨,让之前对大清怀有一定程度的畏惧和担忧情绪的兰芳官员、军官乃至于士兵都大跌眼镜,整个世界观都随之崩塌,完全不知道这个事情该怎么理解。

    虽然说有了赵学宁的大力鼓吹和【驱逐鞑虏·再造中华】理念的推广,但是兰芳政权从上到下,对于老大帝国传统威势带来的影响始终无法摆脱、如影随形,偶尔有一两人可以彻底摆脱这种恐惧,但人数也不够多。

    不管大家打了多少胜仗,打败了多少凶恶的敌人,但是在面对一个没有交过手的对手的时候,尤其当这个对手还有很优秀的过往战例的时候,恐惧心理是难以避免的。

    一场屠灭准噶尔的战役,让带清愣是吃了三十多年的战争红利。

    若不是赵学宁逆天改命勇猛向前,带清的那纸老虎的身子还要再等好几十年才能让带英戳破。

    现在,怎么说呢,被兰芳戳破,总比被带英戳破要好,对吧?

    所以现在,兰芳陆军上上下下对于带清已经没有什么恐惧之感了。

    这样一个废拉不堪的对手,如此可笑的表现,你让我怎么恐惧?

    啊?

    你让我怎么恐惧?

    怕他跑得快?怕他不敢肉搏?

    这一段时间赵学宁在广州得到的前线军官的战报里头最多的除了对自身战绩的汇报和夸耀,剩下的就是对带清的吐槽。

    兰芳军官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对带清的军官和军队组织形式乃至于城市建设进行了十分犀利的吐槽,什么军队软弱无能啊,官员带头飞奔啊,什么城池破乱不堪啊,什么道路建设依托答辩啊之类的。

    什么带清军队基本上一触即溃,有些甚至望风而逃,能够忍住恐惧和兰芳军队对射一段时间的都算是勇敢的。

    甚至有一段时间,兰芳的参谋人员实在是闲得无聊,开始拿战报里带清军队和官员溃逃的速度做比较,评选出了第一届带清飞毛腿的优秀种子选手。

    所以说带清这得拉跨到什么程度?

    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大家都已经没有继续讨论怎么稳准狠的拿下两广和福建了,已经开始讨论哪一支部队能最快拿下浙江、江西、湖南和贵州了。

    在他们看来,两广和福建的带清军队如此拉跨,那么北部四省的清军也不会强到什么地方去。

    一个皇帝带出来的军队,还能有多大的差距?

    那这话的确没说错,这四个省的清军的确不怎么能打,正儿八经能打的都在北方大草原上和东北的林海雪原里苦哈哈的混日子、磨练意志呢。

    带清皇帝为了不让索伦兵这支精锐失去战斗力,很不当人的不允许他们过农耕生活,逼着他们过传统的渔猎生活,以此“锻炼”他们坚韧的意志和强大的战斗力。

    与此同时,因为不间断的被带清征召打仗,索伦人整个族群最巅峰的时候也不过十万人口,越到后面人口越少,以至于老人和小孩子都要被带清拖出来打仗。

    作为整个带清被如此苛待的族群之一,索伦人其实也挺惨的……

    怎么说呢,赵学宁一开始是主战派,是鹰派,是坚决要北伐的领头人。

    但是从六月到七月,兰芳政权的整体意志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赵学宁拖着他们往前,变成了赵学宁被他们拖着往前。

    赵学宁猛然发现自己这个铁血i鹰不知何时居然变成了鸽派!

    坏了,我成鸽派了?

    赵学宁担心大军进展太快会不会造成什么更大的行政危机之类的,所以本来打算拿下三省之地就稍微停下来一阵子消化一下,再组建几支部队,打好后勤基础,进而继续北上。

    至于进而北伐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四省的计划,赵学宁虽然提出,但是只停留在让大家讨论可行性的环节,并未直接下发实施。

    但是到七月初的军事会议上,这一构想已经被大多数人要求立刻落地成为现实,要求大军进一步北伐北部四省了。

    参谋部的官员们拿着前线军官们的战报和前线士兵们的请战书,乃至于那些投降没多久的带清绿营兵们的请战书,轮番对着赵学宁狂轰滥炸,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轮番向赵学宁讲述此时此刻再接再厉对北部四省进行打击的必要性。

    在他们看来,兰芳的胃口绝对足以一口吞下带清的这华南七省,甚至于可以直接打到江宁府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