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很凶的!(1 / 3)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情况就是那么个情况,那些投降的绿营兵纷纷割掉了辫子,跟着兰芳军队攻城略地,有的已经立下了不小的功勋,表现十分亮眼,搞得赵学宁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这也不完全是好事,因为大军数量增多了,对弹药和后勤补给的需求量就更大了。

    之前以兰芳本土居民和北越总督区的居民为主的后勤队伍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提供近三十万人作战所需要的粮秣和弹药了,而且兰芳本身的生产能力也暂时无法全面覆盖这三十万人的作战需求。

    所以赵学宁慎重思考之后,召开了一场军事会议,在会议上做出了继续用十万正规陆军力量作战的计划,而将其余十六万民团武装留在后方,一边执行守备命令,一边进行训练、整编和换装。

    清军绿营兵的兵员素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根据这些日子兰芳正规军前线军官的汇报,绿营兵割辫子之后作战勇猛许多,但是军纪和军事技能尚且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也因此,在三省北部地区作战的时候,有扰民的情况发生。

    赵学宁于是决定将这些新投降的绿营兵和民团武装一起搞一次大规模整编行动。

    一边筛选出合适兰芳需求的兵员,一方面提高他们的技战术和文化水准以及对兰芳的认同程度,将他们变成新的兰芳正规军,待四省作战结束之后,再投入到新的战斗之中。

    于是赵学宁下令从兰芳本土抽调一批军事院校里的优秀学员还有留守的第三兵团的优秀士兵、基层军官前来广州,准备以此为基础开始对这批军队的大整训。

    如此一来,也能相对应的减轻大军的后勤压力,让更多的士兵留在本地吃饭,降低运输成本,也能更好地进行管理。

    于是在七月中旬的时候,根据赵学宁发布的军令,原先的民团、投降绿营兵开始全面向广东转移,准备进行集中性的整训。

    而与此同时,兰芳十万正规军整齐的布置在了广东、广西和福建的北部,已经做好了进一步往北进攻浙江、江西、湖南和贵州的准备。

    赵学宁很快通过军事会议上的结论向前线传达了命令。

    原先的三路大军现在直接变成四路进军。

    第一兵团和暹罗新军第四军组合成浙江方面军,向浙江发起进攻,以第一兵团长尹子明为总指挥,新军第四军军长刘安为副总指挥。

    第二兵团和第五兵团组合成江西方面军,向江西发起进攻,以第二兵团长苗旷为总指挥,第五兵团长洪世桥为副总指挥。

    第六兵团和暹罗新军第一军组成贵州方面军,向贵州发起进攻,以陆军总长楚腾为总指挥,第六兵团长武性为副总指挥。

    另外,第四兵团和第七兵团组成湖南方面军,向湖南发起进攻,以第四兵团长颜维星为总指挥,第七兵团长朱文接为副总指挥。

    暹罗新军第二军留下来成为大军的总预备队,同时负责协助兰芳政府为民团和投降绿营兵展开集训,尽快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以及对兰芳的认同感。

    目前的十万陆军足以承担起七省攻略任务,但是赵学宁同样认为,如果没有更多的军队提供帮助,那么他的十万精锐也难以承担席卷整个神州大陆的任务。

    所以他打算这一波不说三十万军队,至少也要扩军到二十万陆军,十万陆军扩编计划是必须要进行的,不进行的话,四省攻略结束之后,他就必须要停下脚步、无法进一步北上了。

    而在军事整编计划完成之后,赵学宁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大量的金钱和各项物资。

    他紧急下发多项军火、服装、器械、食品、药品订单返回兰芳本土,要求兰芳本土的生产体系全面运转起来为前线军队提供援助。

    与此同时,他也要求新到任的兰芳官员立刻开始组织可以组织起来的民众进行农业生产,进而开始挑选三省本地的读书人加入到兰芳的行政体系之中。

    只靠本土培养的人才就目前来看是不够填补空缺的,出于对清政府官僚系统的不信任,赵学宁对于目前所有清政府体系中的官员都是以排斥为主,杀了很多。

    只有少数素来有清正廉明声誉的才会去做甄别,看看这家伙是不是真的那么清正廉明。

    另外,因为在这個体系下,吏员才是真正做事情的那群人,所以赵学宁也主张对清政府的吏员群体进行甄别审核,看看有没有真才实学的。

    再次,就是通过对举人、秀才这一群体的考察,从中选拔出愿意割辫子投效兰芳的,然后搞一个行政加强特训班,尽快培训出一批可以上手组织农庄与基层政府的人才,拉起目前的三省行政需求。

    总体来说,兰芳对于清帝国本土人才是持一个选择性接受的态度的,官员基本排斥,吏员半排斥半接受,举人、秀才考察接受,并非完全任用自己本土培养出来的人。

    那数量也确实不太够。

    成功占据两广和福建这三省之后,赵学宁翻阅了三省历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大概能够得知三省人口加在一起已经有了三千五百万之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