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六章 老将出马(2 / 3)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边却可以率领千军万马,眼瞅着就要立下战功。

    这一次要是让阿桂打赢了,立下功劳,必然声威大震,而自己在军机处内的地位就会不稳,到时候王杰和董诰这两个阿桂派系的干将肯定也会冲上来咬自己一口。

    大清当然应该赢,但是绝不能让好处都给阿桂拿去了,他这边尽心尽力办理后勤,到头来全都便宜了阿桂,这种事情和珅可不乐意。

    也该给他添点堵,让他别那么容易的拿下功劳,让他多多少少损失一些兵马,受到弘历的斥责,降低功劳的含金量。

    然后,让自己的兄弟尝试着立下一些功劳。

    和珅有个弟弟,叫和琳,两兄弟一人学文,一人习武,和珅当官发迹之后,就安排自己的弟弟进入军队历练、积攒资历,打算兄弟两个一个从政,一个从军,这样就能让自己这一家彻底兴盛起来,成为满洲中的豪门望族。

    他本来期待着和琳能够跟着福长安去打这一仗的,结果福长安去打仗的时候和琳正好生病,等福长安战败的消息传回来,和琳的病好了。

    你说巧不巧?

    他还就是真的巧!

    躲过了灾祸,迎来了新的契机,这也让和珅失去福长安的痛苦稍微少了一些。

    于是,和珅打算利用自己的权力好好儿的给阿桂添堵、给和琳创造立功的条件。

    清廷这边紧张的筹备着战争的时候,李闯那边其实也是经过了一系列的争论之后,最后决定要向东安县、武清县一带推进的。

    主要李闯觉得大清还是没有重视他们,只让一些臭鱼烂虾来应对他们,而没有把真正的精锐军队投入过来,应该是自己这边闹得还不够的原因。

    既然天津不足以让清廷真正的重视并且调集大军来攻,那就进一步接近京师,实在不行,就再接近一些,他就不信清廷还真的能接受兰芳军队进军到他们的京师底下。

    八月十七日,李闯击败了福长安,取得了胜利之后,于八月十九日派遣军队向东安县和武清县发起进攻。

    因为营兵损失惨重,无力防御,这两个县只抵抗了半个小时多就被兰芳军队攻破了县城。

    李闯觉得这一下带清总该把真正强大的军队派来了吧?

    八月二十二日,东安县和武清县失守的消息传到了京师,弘历大惊,满朝文武更加震惊,要求出兵的声音更大了,满朝文武都认为这是无法忍受的事情,如果再不出兵击溃贼军收复天津,贼军就要打到京师来了。

    关键时刻,阿桂终于抵达了京师,刚进入京师,还没来得及休息,他就冲入皇宫,拜见了弘历。

    弘历握着阿桂的手,把京师的安危和帝国的颜面交给了他。

    “小将不堪用,只能请老将出马,爱卿年岁高,但是朕一直认为爱卿有廉颇、黄忠之勇,朕会在京师期待爱卿旗开得胜的消息。”

    面色凝重的阿桂点了点头。

    “奴才必不让皇上失望!”

    弘历点了点头,带着阿桂了解了一下目前的战局,并且把清军兵力分布和兰芳军队的大体态势告诉了阿桂。

    之后,他还告诫阿桂,兰芳军队长于火器,火枪火炮都很犀利,福长安就是因为这样才最终战败,所以阿桂一定要小心谨慎。

    阿桂点了点头。

    他一路来的路上已经听说京杭大运河沿线大乱的消息,甚至还从河南那边听到了江南出现乱状、京杭大运河被截断的消息,这让他心急如焚。

    等再得知天津失陷、京师告急的消息时更是震惊,一接到诏令就开始往回赶,无视自己已经七十高龄。

    终于抵达了京师,阿桂又得知敌军攻陷了东安和武清,进一步威胁了京师的安全,京畿之地已经不稳,已经出现了地方性的逃难浪潮,大量人口向京师靠拢寻求庇护,眼看着情况就要失控。

    阿桂顿时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十分重大。

    弘历交代完了事情,握着阿桂的手,继续嘱咐他。

    “索伦营和蒙古马队还没到,爱卿如果觉得没有把握,可以不着急开战,不必急于寻求和贼军决战,一定要等到时机成熟,方能决战。”

    “奴才遵旨!”

    阿桂领下命令,便开始了自己的整军任务。

    目前清军主力已经布置在了通州,阿桂星夜出城抵达通州接过了指挥权,又找来之前和兰芳军队交过手的军兵、军官询问情况,进一步了解兰芳军队的虚实。

    当他得知兰芳军队火力凶猛、枪械精良的时候,眯起了眼睛。

    “火器,仰仗的是天时,但凡天时有变,大风大雨之下,火器也没有任何意义,火器可为战事辅助,而不可为主战兵刃。

    昔年我朝太祖立业之战,前明军队一样火器犀利,可一样战败,所以留下祖训,我朝当以骑射立业,无论如何都不能忘却骑射之重要。

    兰芳贼军以火器立业,纵使火器犀利,可一旦天公不作美,便是他们取死之时,此战,本将军已有必胜之把握!”

    看到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