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九章 破船还有三千钉(2 / 3)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整天,拿出了一套初步的方案。

    首先,以乌什参赞大臣富察·明亮为统帅,诏他返回中原,全权负责统领调动甘肃、山西、陕西三省绿营和驻防八旗军队,从水路进入湖北,在湖广总督毕沅的后勤安排之下进入湖南,与兰芳军队战斗,击溃兰芳军队,力保湖南。

    然后,以四川总督碧鲁·鄂辉为统帅,四川提督钮祜禄·成德为副统帅,率领四川绿营、驻防八旗军队进入贵州,协助贵州巡抚李庆棻作战,力保贵州不失,全力击败兰芳军队。

    最后,因为两江总督书麟已经不能正常履职,且情况未明、生死未卜,遂以山东巡抚萨尔图克·惠龄统领山东、安徽、江苏绿营及驻防八旗军队应付两江危局。

    惠龄统军全权负责夺回京杭大运河控制权,并肃清两江地区兰芳军队,然后南下支援浙江。

    最后,以兵部侍郎刘秉恬为统领,率领直隶绿营、京师八旗军队两万人南下,先配合惠龄作战,一同肃清两江地区的兰芳军队,然后进入江西作战,肃清江西的兰芳军队。

    战术策划安排妥当之后,传令使者四面八方奔驰而出,但是弘历却依然觉得有点不太放心,于是又做了几手准备。

    第一,传令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下令留守东北满洲老家的三万八旗留守部队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入关增援。

    第二,传令除准噶尔、喀尔喀蒙古骑兵马队之外的蒙古部落也进入战备状态,调兵遣将,随时准备听从大清皇帝的命令南下出征。

    第三,传令藩属国朝鲜,让朝鲜准备一定数量的火枪手、炮手,准备听从大清皇帝的命令,随从大清军队一起出征。

    除了调动内地的绿营兵、驻防八旗之外,弘历甚至还准备了战略预备队。

    比如阿桂统领的那支军队就成为了战略预备队的一员,除此之外镇守老家的三万八旗军队,以及蒙古骑兵,乃至于藩属国朝鲜的火枪手和炮手都被他要求调动起来,主打一个全面总动员。

    这一次,弘历要动员大清帝国的全部力量,和兰芳来一个战略总决战,竭尽全力,让兰芳在大清帝国的铁拳下化为齑粉。

    沉寂了很多年的大清的国家级别战争机器轰然转动。

    距离上一次全面总动员过去很久了,指挥中枢弘历本人也垂垂老矣、不复当年的锋锐,这台战争机器还能发挥几成实力,是个没有人知道答案的问题。

    尽管如此,破船还有三千钉,大清帝国这台垂垂老矣的战争机器轰鸣起来,还是颇有几分声势的。

    至少京城内外跑来跑去传递消息的人那是多的不行,整个京师都有好多年没有如此这般的“热闹”过了,以至于京师城内外的居民们对此惴惴不安,只知道大清天下又要发生动乱了,至于是什么动乱,那还不好说。

    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之后,弘历忽然间又想到了一个之前被忽略的问题。

    福康安和海兰察哪里去了?

    根据之前的消息,福康安和海兰察的部队已经打赢了林爽文的军队,正在班师的过程中,福建既然已经被兰芳军队席卷,那么福康安和海兰察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事情。

    他们在什么地方?

    弘历翻阅了所有能查询到的消息,都没有发现福康安和海兰察所统领的那支军队的消息,仿佛那支军队人间蒸发了似的。

    弘历找来一群兵部官员询问消息,没人能回答他,他大怒之下把兵部尚书王杰砸晕了过去,怒斥兵部官员无能,让他们立刻找寻福康安和海兰察的消息。

    他们统领着大清的一支精锐,甚至还有一千人的健锐营,那支军队可是整个大清集中力量和资源才能训练不到四千人的强大存在,随随便便就能人间蒸发?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此后,盛怒之下的弘历又把视野集中在了天津地区。

    他焦急地等待着阿桂那边的消息,他期待阿桂能给他带来一个大大的好消息,能让他的这支“战略预备队”可以随时动用、驰援疆场。

    阿桂当然也想尽快立功,但是他发现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

    首先,兰芳军队的火力异常凶猛,天津城防被他们改建的异常坚固,且兵力全面收缩,绝不出城野战,他连续好几次试探性进攻都被枪炮齐鸣打退。

    一开始阿桂也没想着全力攻城,他想着切断天津城的运输通道,让天津城变成空城,以此实现对兰芳军队的绝地打击,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兰芳军队压根儿没有在周边地区陆路设防,而是完全走水路运输的路子。

    海河变成了兰芳船队的地盘,他们在水上大摇大摆进进出出,不断地把兵力、粮食、枪弹物资从海上运输到天津城内,压根儿不走陆路。

    清军可以在陆地上布下天罗地网,骑兵到处乱窜,但是拿水上的兰芳船只没有任何办法。

    更可恶的是,兰芳战船还能通过船上水兵持有的枪炮武器对陆上的清军士兵进行打击。

    他们的炮火凶猛,火枪奇准,射程还远,隔着大老远都能击中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